Results 101 to 110 of about 396 (155)
母乳喂养是最原始、最方便、最科学、最有效的喂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基金会推荐婴儿出生后4~6个月应纯母乳喂养,而目前全世界纯母乳喂养4个月婴儿的比例不到35%,而发展中国家纯母乳喂养3个月的婴儿不到一半[1].为了能促进母乳喂养,我们采取临床对照的方法,应用耳穴贴压及穴位按摩的方法对实施剖官产术后的初产妇进行干预,分析产妇接受干预后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评价耳穴贴压及穴位按摩在促进产后泌乳方面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明雅焜+5 more
openalex +2 more sources
目的 探讨温水泡浴配合抚触穴位按摩对婴儿感染性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抚触组、温水泡浴配合抚触穴位按摩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抚触组除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外,给予标准抚触;温水泡浴加抚触穴位按摩组除给新生儿常规护理外,先将婴儿放在温水中进行泡浴,然后将穴位按摩手法融入标准抚触方法中对婴儿进行按摩.观察三组婴儿从0~6个月患感染性疾病的情况及发病后转愈时间.结果温水泡浴加抚触穴位按摩组婴儿患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发病后转愈时间与单纯抚触组 ...
郑彩霞+5 more
openalex +2 more sources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用于静脉补钾所致局部和肢体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181例住院期间进行静脉补钾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92例)在输液前详细交待止痛穴位、按摩技巧并施术操作;对照组患者(89例)不进行穴位按摩治疗.对2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χ2检验).结果 观察2组患者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缓解或消失情况.治疗组在穴位按摩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3级镇痛效果比较χ2值分别为0.814(P>0.05),59.088(P<0.01),39.101(P<0.01).结论 ...
董瑞馨+4 more
openalex +2 more sources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对缓解转移性骨癌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8例转移性骨癌疼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痛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风池、足三里、合谷、内关穴位依次按摩.治疗后15、30、45 min后对2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疼痛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转移性骨癌疼痛患者在常规应用止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穴位按摩,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王守芳
openalex +2 more sources
目的 探讨产后早期乳房穴位按摩对乳汁分泌的影响. 方法 将207例产妇按自愿方式分为两组,产后实行乳房穴位按摩的为实验组,共105例;实施常规方法护理的为对照组,共102例,比较两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结果 经过产后早期乳房穴位按摩,产后泌乳提前,且泌乳量增加,产妇乳房胀痛、乳汁滞留明显减少,实施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陈胜莲, 古丽玲, 王燕萍
openalex +2 more sources
目的 探讨应用穴位按摩法解除尿潴留的护理.方法 取中极穴按摩,在按摩排尿过程中充分评估尿潴留症状、把握按摩排尿法的适应症、做好心理护理、保护患者隐私及加强按摩后的康复训练并观察按摩的效果.结果 148例骨折早期尿潴留患者均通过按摩排尿解除了尿潴留症状,一次按摩排尿成功者168例占94.3%,未解除者10例占5.7%.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中极穴按摩排尿是解除骨折患者早期尿潴留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魏润玲+4 more
openalex +2 more sources
Some of the next articles are maybe not open access.
Related searches:
Related searches:
, 2015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耳廓按摩对偏头痛患者的预防性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方法 选取门诊治疗的偏头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偏头痛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和耳廓按摩,疗程12 w。采用症状记分法和HIT- 6头痛影响测评量表进行疗效综合评价。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疼痛、角色限制、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异常和活力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 0.05 ...
廖色青+4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耳廓按摩对偏头痛患者的预防性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方法 选取门诊治疗的偏头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偏头痛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和耳廓按摩,疗程12 w。采用症状记分法和HIT- 6头痛影响测评量表进行疗效综合评价。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疼痛、角色限制、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异常和活力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 0.05 ...
廖色青+4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 2014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按摩对冠心病失眠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97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8例采用口服安眠药的方法控制患者失眠;干预组99例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按摩进行失眠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患者失眠的疗效。结果干预组显效者38例占39.39%,有效者36例占36.36%,无效者21例占21.21%,加重者3例占3.03%,总有效率为75.75%;对照组显效者20例占20.41%,有效者39例占39.80%,无效者35例占35.71%,加重者4例占4.08 ...
徐银丽, 何妩荔, 钟小娟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按摩对冠心病失眠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97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8例采用口服安眠药的方法控制患者失眠;干预组99例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按摩进行失眠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患者失眠的疗效。结果干预组显效者38例占39.39%,有效者36例占36.36%,无效者21例占21.21%,加重者3例占3.03%,总有效率为75.75%;对照组显效者20例占20.41%,有效者39例占39.80%,无效者35例占35.71%,加重者4例占4.08 ...
徐银丽, 何妩荔, 钟小娟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 2014
目的 观察中医穴位按摩加中药浴足对治疗失眠的效果.方法 将中医科住院的20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实验组98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入睡前用温水浴足,实验组入睡前先用中药浴足,然后用中医的辨证取穴行穴位按摩.结果 治疗2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入睡所需时间、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总时间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醒后入睡人数,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穴位按摩加中药浴足用于治疗失眠操作简单易学,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马玉凤, 尹爱良, 于翠凤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目的 观察中医穴位按摩加中药浴足对治疗失眠的效果.方法 将中医科住院的20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实验组98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入睡前用温水浴足,实验组入睡前先用中药浴足,然后用中医的辨证取穴行穴位按摩.结果 治疗2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入睡所需时间、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总时间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醒后入睡人数,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穴位按摩加中药浴足用于治疗失眠操作简单易学,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马玉凤, 尹爱良, 于翠凤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