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61 to 70 of about 39,439 (238)
Genetic diversity of Noctiluca scintillans [PDF]
夜光藻是一种常见的赤潮藻,在世界大部分近海海域均有分布。目前普遍认为夜光藻只有一个种,但还没有研究探索不同地理种群的夜光藻是否产生了种内变异。本研究通过单细胞PCR以及单细胞克隆文库的方法,比较了中国黄海、东海、南海,墨西哥湾以及阿拉伯海5个海域夜光藻核糖体基因的遗传多样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发现22种ITS单倍型(n=103),12种28S单倍型(n=25),6种18S单倍型(n=31);这3个基因的单倍型多样度(Hd)分别为0.824、0.670、0.557,核苷酸多样度(π)分别为0 ...
潘永柏
core
明确了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在广东省深圳、香港、惠州和中山的4个小型繁殖地,其中香港繁殖地在2003年被首次观察到并延续至今。南方的4个繁殖地都明显的更接近人类活动区,这可能同广东沿海区域有更大的人为干扰压力相关。惠州直接筑巢于裸露、偏干燥的滩涂上,其巢材组成以亚热带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枯枝为主,疏朗而无内壁,透水性更强而保温能力较小,适应亚热带气候。4个繁殖地的周边植被多有灌草丛,有较多的裸露滩涂和水面,类似部分北方繁殖地 ...
林石狮 吕植桐 孙延军 王英勇
doaj
ナガスクジラ科鯨類の精巣における形態学的および組織学的構造とその繁殖特性 [PDF]
東京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論文 平成26年度(2014) 応用環境システム学 課程博士 甲第343号指導教員: 加藤秀弘全文公表年月日: 2018-05 ...
井上 聡子
core +1 more source
大熊猫(Ailurpoda melanoleuca)是濒危物种,中国特产珍兽。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其繁殖规律对挽救该物种意义深远。北京动物园自1963年以来,先后通过自然交配繁殖十胎次,人工授精繁殖九胎次。我们曾对饲养条件下31头(11♂和20♀)大熊猫的繁殖活动进行了观察,情况如下。
刘维新
doaj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总面积45.40万km2,生境多样,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两大平原分布,也是全国湿地面积较大的省份。是我国东方白鹳的主要繁殖区,但由于湿地开发,人为不同程度地干扰使得东方白鹳的繁殖地不断缩小,繁殖种群数量明显减少。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全省繁殖数量仅有10余个巢。从1990年在全省开始了东方白鹳人工招引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了200多个人工巢,有80余个巢被利用。东方白鹳的繁殖数量由10余只上升到现在的150多只。东方白鹳的繁殖种群已经明显回升 ...
张希国
doaj
通过三年的研究,基本掌握了银星竹鼠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长、发育、繁殖的生态及其对饲养生境的要求,成功地完成了银星竹鼠的连续繁殖,目前已繁殖子代第三代。探讨了银星竹鼠饲养繁殖过程中笼舍、饲料、配对、发情、产仔等难点问题,并进行研究且取得较好成果。
张旋, 付永军, 陈冠文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