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 to 10 of about 7,789 (141)
精确的恒星星等信息是开展导航星表建立、航天器定姿、红外相机定标等工作的基础,现有公开星表涵盖测光波段不全且带宽普遍较窄,难以找到与任务传感器响应波段相匹配的星等信息。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恒星辐射光谱的传感器响应波段星等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公开星表数据信息,建立星表测光波段与传感器响应波段星等差值模型,对星表星等与传感器响应波段星等差值进行估算;将色指数计算的恒星近似表面温度作为先验信息,在传感器响应波段区间进行普朗克方程求解,进而推算恒星在传感器响应波段的星等。星表数据计算验证表明 ...
勾 万祥+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红外相机陷阱技术被公认为是当前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与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利用红外相机监测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出入洞穴事件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其行为生态,然而实践中却经常发生仅监拍到出洞或入洞的不完整事件。为探索穿山甲漏拍原因,提高拍摄成功率,2019年10月—2021年5月在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彭寨林区与惠州市惠东县乌禽嶂林区,共布设172台红外相机对中华穿山甲活动洞穴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累计69台红外相机捕捉到866段中华穿山甲活动影像,拍摄到进洞、出洞共计183次 ...
张玉林+5 more
doaj
通过气相色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86个油茶籽油样本的脂肪酸组成和红外光谱图,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和BP人工神经网络(ANN)的非线性建模方法,构建油茶籽油中主要脂肪酸的定量回归模型。结果表明:ANN建立的油酸和棕榈酸定量回归模型精确度比SVM高,校正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8 7和0.945 1,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5 7和0.926 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和5%;SVM和ANN建立的亚油酸定量分析模型精确度都非常高,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 ...
吴雪辉1,2,何俊华1,王泽富1 WU Xuehui1,2, HE Junhua1, WANG Zefu1
doaj +1 more source
2019年7月—2020年5月,应用红外相机技术基于公里网格布设方法首次对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哺乳动物和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布设40台红外相机,总有效监测日为11886 d。结果表明:可确定野生动物的独立有效照片有2936张,其中哺乳动物和鸟类分别为5目8科13属13种和6目16科30属37种。哺乳动物中相对多度指数居前3位的是松鼠(Sciurus vulgaris)、蒙古兔(Lepus tolai)和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鸟类中相对多度指数居前3位的是红嘴蓝鹊 ...
张宇硕 1 卢宪旺 2 关洪武 2 张卫兵 2 孙宝军 2 冀贺莲 2 田雅慧 2 李佳琦 3 赵大鹏 1
doaj
2015年1月—2016年8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进行监测,共布设28台红外相机,累计工作5643 d,共获得有效照片2820张,记录到兽类(Mammalia)4目7科12种,鸟类(Aves)5目11科2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种,即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6种,分别为猕猴(Macaca mulatta)、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勺鸡 ...
苏英钰 1 毛坤财 2 程彬彬 1 刘洁 1 黎敏灵 1 左文波 3 张微微 1
doaj
利用红外相机监测西藏林芝通麦至色季拉山段猕猴西藏亚种(Macaca mulatta vestita),对红外相机布设点的海拔、坡度、距公路距离、距水源距离、植被类型、郁闭度、优势植物和周围植物丰富度8个生态因子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判断藏猕猴的冬季生境选择偏好。结果显示:藏猕猴在冬季主要选择低海拔的区域活动,区域内植物丰富度与藏猕猴平均单张照片出现的只数显著相关(r=0.638); 水因子、地理和隐蔽性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6.779%,表明藏猕猴在冬季偏好选择海拔低、坡度大、距公路及水源距离近 ...
丰大林, 于晶晶
doaj
通过查验2018年11月以来在山西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8个相机位点红外相机所拍摄的影像资料,发现该保护区有4个位点共4次记录了黄腹鼬(Mustela kathiah)的影像。经比较核查,确证黄腹鼬为山西省的新纪录物种,其分布北界扩展到了山西南太行山区域,刷新了该物种分布的最北界。
张建军 1 焦慧芳 1 姬程鹏 2+2 more
doaj
2008年3—12月,作者以网格法(500 m×500 m)在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布设红外相机,对区内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的种类和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记录到野生动物25种,其中兽类11科18种,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金钱豹(Panthera pardus)、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和秦岭羚牛(Budorcas bedfordi); 鸟类4科7种,主要包括地面活动的种类如:血雉(Ithaginis
王玉玢 王 军
doaj
动物行为是动物对外界环境变化和内在生理活动改变所做出的整体性反应,动物行为节律研究是了解其活动特征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的重要内容。因此,于2017年3月—2018年12月采用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在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45台红外相机对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的日活动节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斑羚的活动具有明显的晨昏性,活动模式呈经典的双峰型,上午的活动高峰出现在06:00—09:00,活动的最高峰出现在09:00,下午的活动高峰出现在16:00—20:00 ...
赵晨光 何明超 苏晋芬 罗蕊 高顺勇 陆元敏 李旭 段玉宝
doaj
红外焙炒对菜籽油风味的影响机制Effect mechanism of infrared roasting on the flavor of rapeseed oil
在不同温度(90、110、130、150、170 ℃)下红外焙炒油菜籽,经液压压榨制备菜籽油,通过油脂氧化、硫苷化合物降解反应和美拉德反应研究红外焙炒对菜籽油风味的影响机制,并与传统炒籽(170 ℃)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红外焙炒的菜籽油较传统炒籽的菜籽油风味有显著改善,油脂味和辛辣刺激味较后者更轻,而烤香味相对更浓,同时多环芳烃种类和含量也较少。对冷榨菜籽油(由未经任何处理的油菜籽压榨制得)加热3 h,油脂热降解的标志性化合物(E,E)-2,4-庚二烯醛和(E,E)-2,4-癸二烯醛的含量分别增加3 ...
于杰,周宇林,刘元法,李进伟 YU Jie, ZHOU Yulin, LIU Yuanfa, LI Jinwei
doaj +1 mor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