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51 to 60 of about 7,808 (160)
2017年1月—2018年1月,利用红外相机陷阱法,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法斗乡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颈长尾雉云南亚种(Syrmaticus humiae burmannicus),获得12张独立有效照片,识别出14只个体(9,5♀)。该物种的相机位点出现率为7.25,相对丰富度为23.08,拍摄率为0.147,显示其种群密度较低。经查阅文献,文山州西畴县尚无黑颈长尾雉分布的报道,证实西畴县是黑颈长尾雉的1个新地理分布地点,填补了该物种在滇东与广西西部地理分布的空白 ...
李国彬 1 邵曰派 1 黄婧雪 1 金朝光 1 杨士剑 1+1 more
doaj
利用2017年4月—2018年4月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数据进行空间关联性分析,探讨人为干扰对野生地栖鸟兽的影响。数据显示:保护区内有4种人为活动,包括村民进山,放牧家养黄牛、家养山羊和家养牦牛。村民和家养黄牛与低海拔网络(LAN)的野生地栖鸟兽,家养牦牛与高海拔网络(HAN)的野生地栖鸟兽产生了空间关联,家养山羊与野生地栖鸟兽没有空间关联。分析发现:(1)人为干扰对野生地栖鸟兽多样性有较大影响。(2)村民与野猪(Sus scrofa)、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 ...
刘卓涛张 玲+5 more
doaj
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6个管理片区利用红外相机对野生动物资源开展本底调查。共设置128个5 km×5 km的有效网格和209个有效相机位点,累计工作23 398个有效相机日,获得5 294张独立有效照片。调查共记录到40个物种,其中鸟类5目8科19种,兽类4目10科21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并绘制了物种多样性分布图。保护区内食肉动物物种丰富,大型食肉动物在时空上相互隔离而稳定共存,藏狐(Vulpes ...
胡大志+5 more
doaj
2019年4—7月,在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50°47′50″—50°48′6″N,125°55′14″—125°55′40″E;海拔47350—53079 m)内,利用红外相机对5个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繁殖巢进行视频监测,共记录到3358条有效视频。分析表明:营巢期为(67±12)d,窝卵数为(52±05)枚,孵卵期为(127±12)d,雏鸟留巢时间为(117±06)d;雌鸟每日平均喂食频次略低于雄鸟,但频次差异不显著(P>0
李国富 1+1 more
doaj
以二甲基氯硅烷和γ-氯丙烯为原料,经硅氢加成、水解缩合两步反应得到双官能团有机硅烷单体1,3-双(γ-氯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总产率为81. 0%.对第1步硅氢加成反应进行了条件优化,确定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5 h,催化剂用量2×10-5 g• mL-1,反应物配比1 : 1,此时产率可达83. 8%;第2步水解缩合反应产率为96. 7%.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检测方法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
HUANGYunhe(黄允河)+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2016年3~11月,在江苏省宜兴林场和溧阳龙潭林场利用红外触发相机进行野生动物监测。从收集回的数据中发现多个监测点拍摄到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的影像和视频,其栖息地大多以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毛竹林为主。经查实,白颈长尾雉为江苏省鸟类新纪录。
丁晶晶 徐惠强 翟飞飞 常 青 王 磊
doaj
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研究利用红外相机技术结合传统样线、样点法在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14条样线、43个相机样点,对区内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初步调查。在5 160个相机工作日内拍摄到野生动物独立有效照片1 015张,其中兽类独立有效照片582张,鸟类独立有效照片433张。经鉴定,综合记录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6目37科79种。其中,兽类7目13科21种; 鸟类9目24科58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和锡嘴雀 ...
李 涛 1 孟德怀 2 滕丽微 2+2 more
doaj
红外相机视频是野生动物调查的主流研究方法之一,但在林区受设备角度、复杂环境与野生动物活动的随机性影响,极易出现检测中光流捕捉错误或简单语义难以识别的情况。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帧关系网络特征增强的视频目标检测方法(multi-relation video object detection,MR-VOD)。该算法在图像关系网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上下帧目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多阶段推理,实现对野生动物目标的准确检测。同时,以神农架林区野生动物红外相机视频为基础 ...
眭海刚+4 more
doaj
为了研究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境中繁殖鸟巢的被捕食情况及影响捕食的因素,2014年3~6月,在保护区第三核心区鸟类繁殖生境中,使用人工巢及真实鹌鹑蛋进行巢捕食实验的方法进行巢捕食实验,分析不同巢高度、覆盖度、边缘距离、植被密度等因素对鸟巢被捕食的影响。实验共放置520个人工巢,1 040枚卵,使用红外相机对部分人工巢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境内,人工巢存在较高的被捕食率,共有352巢被捕食,占67.7%,对11个变量进行逻辑斯蒂回归,巢高度、植被均高 ...
郝 志 赵鲁安 张星烁 陈利红 李 枫 刘 彬 孙大明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