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 to 10 of about 9,517 (169)
城市能源转型的量化评价有助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工业型城市能源系统的转型提供指导。但能源转型的综合评价面临多维度变量、多结构耦合以及多层次结构的挑战。以苏州市为例,提出基于解释结构模型及层次分析法的工业型城市能源转型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二元对比,获得用于量化工业城市能源转型的综合评价模型。分析苏州2013—2018年的城市能源转型发展过程,得出苏州城市能源转型程度总体呈上升进步趋势,其中能源效率、能源结构、产业发展的进步最为显著,但电力自给率从79%下降至70 ...
王永真+5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随着能源转型战略深入推进以及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的提出,省级电力系统迫切需要结合区域能源环境特点,甄别电力系统转型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因地制宜提出适应性的发展阶段。结合安徽省电力系统转型现存的关键问题,构建了稳健发展、煤炭过渡和社区能源3个电力发展阶段。构建了电力系统转型阶段评估模型(PAM-PST,phases assessment model for power system transition),评估电力系统转型阶段并选取标杆阶段,挖掘省级电力系统转型的关键着力点。最后 ...
朱刘柱+6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基于CNN-Bi-LSTM功率预测的海岛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PDF]
合理构建海岛综合能源系统对沿海能源清洁化转型意义重大,其优化调度更是实现海岛能源供需平衡的有效途径。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风光功率预测的海岛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搭建包含氢能设备、海水源热泵、海水淡化装置、波浪能发电装置等新型能源转换设备的系统模型。其次,海上气候多变会导致新能源发电不稳定,故采用含环境变量重要性排序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
王润治+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加快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在英法德等国宣布退煤后,智利在2019年正式加入退煤行列,承诺在2040年退煤,2050年实现碳中和。大力开发风、光可再生能源资源,退役煤电,已成为智利实现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一步。然而,智利煤电在电力供应结构中占比大,煤电的退出与清洁替代是电力供应结构的重大变革,将导致整个能源电力系统面临包括电力电量充裕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电网输配能力、灵活性等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从电力供应发展的角度研究探讨了智利退煤和清洁能源转型的内在逻辑 ...
汪洋子+5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当前人类社会的主导能源正处于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向太阳能、风能、核能等非化石能源转型的历史进程之中。学界对这一进程中的能源地缘政治发展进行了探究,但尚无定论,更未有人系统分析未来转型完成后的能源地缘政治特征,而这恰是影响能源转型的重要前景之一。未来能源转型完成后,人类社会将进入电能时代。电能时代的能源地缘政治博弈依然存在,但与油气时代的具体表现有所不同,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转移到与有效使用非化石能源高度相关的关键矿产资源领域,二是转移到与电能使用紧密相关的全球能源互联网领域 ...
苗中泉, 毛吉康
doaj +1 more source
城市能源规划是引导城市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转型的顶层设计文件。结合城市能源规划研究和编制的实际复杂情况,自主设计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能源规划前期研究方法体系,为城市能源规划工作提供实用指导与参考。梳理了规划前期研究的4个阶段,提出能源供需形势情景量化分析的“6步骤”,提出基于约束条件分析、趋势预测分析和专家研判分析的转型潜力“3Y”分析法。最后基于S市的能源发展历史成效与未来形势,使用提出的方法学量化研判S市的能源供需形势,基于情景比较结果提出能源变革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建议。
霍沫霖, 陈爱康, 刘智超, 郭磊
doaj +1 more source
俄乌冲突引发全球能源危机,给世界能源发展带来广泛深刻的影响。在深入总结俄乌冲突对国际能源市场、世界能源安全、能源结算体系和全球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冲击的基础上,研判了未来能源价格走势和能源发展格局,分析了俄乌冲突对世界能源发展带来的启示。研究认为,俄乌冲突暴露出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世界能源体系的诸多弊端,将推动世界能源格局加速重构。实现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能源生产清洁替代、能源消费电能替代和能源系统互联互通。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为推动世界能源转型提供了技术先进、经济高效 ...
刘泽洪, 阎志鹏, 侯宇
doaj +1 more source
电力能源系统的绿色发展关系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电力能源系统的定量可持续性评价是“碳中和”目标下能源结构转型评价的关键工作。为定量统一分析不同发电技术的能量、经济及环境效益,首先采用能值分析理论对光伏、风电、水电、燃气及燃煤5种发电模式的能值可持续指数进行分析,发现现有技术经济水平下风电的能值可持续指数最优。其次,综合考虑能值可持续指数、发电效率、全生命周期成本3个维度指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计及能值的中国电力能源系统可持续性综合评价体系,量化分析了2020 ...
王永真+4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2020年,习主席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新战略目标,主动提高国家自主贡献指标,这对国内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和长期低碳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都将发挥重要指引作用。当前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约占中国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的40%,推进电力部门脱碳、加速终端能源的电气化是推动能源系统低碳转型和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手段。能源互联网是以电为核心,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信息技术,融合电力网络、天然气网络、供热/冷网络等多能源网以及电气交通网形成的异质能源互联共享网络 ...
康重庆
doaj +1 more source
将用户侧电、热、气等多种形式能源集成构建微能源系统,能够综合考虑多能流的转换、存储与传输过程中的互补特性,有利于提升系统的整体能源利用效率。然而,系统中不同形式能量的物理属性和传输特性差异较大,现有模型在研究多能流的传输和转换过程时,难以完整考虑热量传输约束及其对能量转换的影响。针对微能源系统中的综合能量管理问题,构建了热力系统中换热器的非线性传热模型,并考虑了热量传输对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同时,结合光伏电池、储能电池、热泵、燃气锅炉、太阳能集热器及相变储热装置建立了微能源系统中能量传输与转换的整体模型,
苟星+5 more
doaj +1 mor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