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21 to 130 of about 3,086 (162)
Some of the next articles are maybe not open access.
新型复合材料“高强钢绞线网/ECC约束素混凝土”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 2021考虑混凝土强度、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强度和横向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等因素,研究新型复合材料“高强钢绞线网/ECC约束素混凝土”(以下简称HSE约束素混凝土)的受压性能。HSE约束素混凝土轴心受压试验显示,达到最大荷载的30%左右时,约束层ECC出现约为0.01 mm的竖向裂缝;约为最大荷载的85%时,表面最大裂缝宽度约为0.07 mm;达到最大荷载时,最大裂缝宽度仅为0.20 mm;说明该新型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裂缝分散和控制能力。之后荷载缓慢下降至最大荷载75%左右,第一根横向钢绞线断裂 ...
王新玲+3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MT300/KH420碳纤维/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高温承载性能
, 2021基于Donnell-Mushtali近似理论及热弹性理论,考虑结构热变形和材料高温性能衰减等温度影响因素,对MT300/KH420碳纤维/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圆柱壳在常温、420℃及周向210~420℃不均匀温度场等热载工况下的承载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引入一阶屈曲模态缺陷作为几何初始扰动,利用ABAQUS,采用非线性显式动力学方法完成对MT300/KH420复合材料圆柱壳在以上热载工况下的轴压稳定性有限元仿真计算,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较为一致。设计并开展MT300/KH420复合材料圆柱壳力 ...
高艺航+4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 2021
将钢纤维掺入橡胶混凝土中,能够改善由于橡胶颗粒掺入所导致的强度降低,并进一步增加延性。为研究钢纤维-橡胶/混凝土(SF-Rubber/Concrete)的抗压性能,配制得到钢纤维体积分数为0、0.5vol%、1.0vol%和1.5vol%以及橡胶颗粒等体积替换砂率为0%、10%和20%的10组SF-Rubber/Concrete试件,进行单轴受压全曲线试验。研究表明:钢纤维的桥联作用及其与橡胶颗粒的协同作用可改善混凝土的抗压性能,试件破坏呈明显延性特征。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SF-Rubber ...
赵秋红, 董硕, 朱涵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将钢纤维掺入橡胶混凝土中,能够改善由于橡胶颗粒掺入所导致的强度降低,并进一步增加延性。为研究钢纤维-橡胶/混凝土(SF-Rubber/Concrete)的抗压性能,配制得到钢纤维体积分数为0、0.5vol%、1.0vol%和1.5vol%以及橡胶颗粒等体积替换砂率为0%、10%和20%的10组SF-Rubber/Concrete试件,进行单轴受压全曲线试验。研究表明:钢纤维的桥联作用及其与橡胶颗粒的协同作用可改善混凝土的抗压性能,试件破坏呈明显延性特征。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SF-Rubber ...
赵秋红, 董硕, 朱涵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 2020
为了研究高强钢筋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混合配筋/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对CFRP筋-高强钢筋混合配筋的高强混凝土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CFRP筋的粘结条件、不同轴压比以及高强混凝土种类等参数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的高强混合配筋高强混凝土柱均发生延性破坏;在相同条件下,高强混合配筋混凝土中分别添加了钢纤维活性粉末和钢纤维后,表现出更好的耗能能力和延性;有粘结CFRP筋混合配筋高强混凝土柱比无粘结CFRP筋混合配筋柱的变形能力和承载力分别提高了9.6%和17.1%
王作虎, 罗义康, 刘杜, 杨菊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为了研究高强钢筋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混合配筋/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对CFRP筋-高强钢筋混合配筋的高强混凝土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CFRP筋的粘结条件、不同轴压比以及高强混凝土种类等参数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的高强混合配筋高强混凝土柱均发生延性破坏;在相同条件下,高强混合配筋混凝土中分别添加了钢纤维活性粉末和钢纤维后,表现出更好的耗能能力和延性;有粘结CFRP筋混合配筋高强混凝土柱比无粘结CFRP筋混合配筋柱的变形能力和承载力分别提高了9.6%和17.1%
王作虎, 罗义康, 刘杜, 杨菊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低温挤压Mg-4Zn-2Al-2Sn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
, 2014研究了Mg-4Zn-2A1-2Sn合金在225,250和275℃挤压变形后的微观组织、织构及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3种挤压温度下合金均发生了完全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分别为4.4,7.1和10.5μm.挤压温度直接影响到晶粒内部第二相的析出,在225℃挤压时,在晶粒内部可观察到尺寸为20~60 nm的不规则形貌的Mg_2Sn析出相,挤压温度升高到275℃,第二相析出增多,Mg_2Sn颗粒长大到500 nm左右,并观察到沿挤压方向呈流线分布的微米级Mg_(32)(Al,Zn)_(49).在225和250 ...
赵东清+5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集液管及其内部导流板对旋喷泵性能的影响 Influence of the Collector and the Inner Guide Vane on Roto-Jet Pump Performance
, 2016为研究集液管对旋喷泵性能的影响,本文对旋喷泵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整泵流道内的速度、静压强和湍动能分布。本文对比了不同流量工况下的流动参数分布特征,重点讨论了集液管及内部导流板对流动的影响及集液管受到的流体作用力。结果表明:旋喷泵转子腔内的流动参数分布规律性强,在集液管入口处及集液管内流道转弯处存在着较高的静压强梯度;未设置导流板时集液管内流体湍动能较高,但泵性能较设置导流板时高;集液管所受的流体作用力合力随流量增加而下降,其中沿泵轴的作用力分量占主导地位,加装导流板后集液管的受力略下降 ...
朱洋, 康灿, 毛宁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P(4VP-co-St)/SiO2固载的取代钴卟啉对乙苯的催化氧化性能
, 2009通过轴向配位法将不同结构的钴卟啉(CoTXPP(X=H, Cl, NO2))分别固载到接枝微粒聚(4-乙烯基吡啶-co-苯乙烯)/SiO2(P(4VP-co-St)/SiO2)上, 室温下分别制备了P(4VP-co-St)/SiO2固载的金属卟啉催化剂CoTPP-P(4VP-co-St)/SiO2, CoTClPP-P(4VP-co-St)/SiO2和CoTNPP-P(4VP-co-St)/SiO2,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对其结构及轴配过程进行了表征.
王蕊欣, 焦纬洲, 高保娇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挤压态Mg-9Li-3Al-xSr镁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 2013采用SEM、EDS、XRD、T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挤压态Mg-9Li-3Al-xSr(LA93-xSr,x=0,1.5,2.5,3.5 wt%)镁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探讨了Sr含量对挤压态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LA93-xSr镁合金包括α-Mg(hcp)和β-Li(bcc)两种基体相。Sr含量对挤压态合金的晶粒大小没有明显影响。随着Sr元素的加入,合金中形成Al4Sr新相,主要分布于α/β相界面,并沿挤压轴向呈流线分布 ...
杨艳+11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 2015
为了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22个RPC梁柱节点进行分析,得到各节点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研究柱端轴压比、节点核芯区箍筋配筋率和梁、柱纵筋配筋率对RPC梁柱节点的滞回特性、延性、承载力等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RPC梁柱节点与高强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力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着轴压比的增加,RPC梁柱节点延性显著下降,当轴压比低于0.6时,构件极限承载力随轴压比增加而增加,当轴压比高于0.6时,构件极限承载力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
鞠彦忠, 李春雨, 王德弘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为了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22个RPC梁柱节点进行分析,得到各节点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研究柱端轴压比、节点核芯区箍筋配筋率和梁、柱纵筋配筋率对RPC梁柱节点的滞回特性、延性、承载力等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RPC梁柱节点与高强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力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着轴压比的增加,RPC梁柱节点延性显著下降,当轴压比低于0.6时,构件极限承载力随轴压比增加而增加,当轴压比高于0.6时,构件极限承载力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
鞠彦忠, 李春雨, 王德弘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 2012
为了准确预测地震作用下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的受力性能,综合考虑压、弯、剪相互作用的破坏机理以及纤维增强混凝土超高受拉应变硬化性能,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和单向弯剪模型,提出了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变形能力分析模型。通过与4片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低周往复试验骨架曲线的对比研究,验证了剪力墙分析模型的准确性,讨论了影响其变形能力的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考虑轴力一弯矩.剪力相互作用的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荷载.变形模型,可用于单调荷载作用下剪力墙的变形能力分析。
党争, 梁兴文, 邓明科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为了准确预测地震作用下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的受力性能,综合考虑压、弯、剪相互作用的破坏机理以及纤维增强混凝土超高受拉应变硬化性能,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和单向弯剪模型,提出了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变形能力分析模型。通过与4片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低周往复试验骨架曲线的对比研究,验证了剪力墙分析模型的准确性,讨论了影响其变形能力的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考虑轴力一弯矩.剪力相互作用的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荷载.变形模型,可用于单调荷载作用下剪力墙的变形能力分析。
党争, 梁兴文, 邓明科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