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41 to 50 of about 1,942 (154)
为研究部分包裹钢-混凝土组合轴压柱的整体稳定性能与设计方法,完成了两个试件的试验。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部分包裹钢-混凝土组合柱数值分析模型,并对比试验数据校核模型准确性。利用该数值模型进行参数分析,考虑材料强度、组合柱长细比、含钢率、纵筋和系杆的布置对该类轴压构件整体稳定性能的影响,分别获得不同因素影响下构件绕强轴和绕弱轴的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材料强度、系杆间距及含钢率对稳定性能的影响均较为显著,纵筋对轴压稳定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基于数值模拟结果,按照不同含钢率进行归类分析 ...
兰寒枫+5 more
doaj
铝合金和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都具有轻质、耐腐性强、无磁性等优点,将两者组合应用于结构中既能发挥出它们共同的优势,又能相互弥补各自不足。本文以轴心受力为主的杆系空间结构为背景,对圆管截面和方管截面的CFRP增强铝合金构件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包括18个短管轴压试验,15个长管轴压稳定试验和6个弯曲试验。基于试验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基于铝合金名义屈服强度的组合构件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和组合管局部屈曲承载力计算公式;并提出了组合构件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还比较了多个计算模型 ...
冯鹏, 林旭川, 钱鹏, 叶列平
doaj
热-湿-力耦合作用对高温后方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力学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火灾发生时钢管混凝土内部会产生水蒸气,为探讨热-湿-力耦合作用对高温后方钢管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10根高温后方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排气孔数量、布置位置、轴压比和升温时间等参数对其破坏形态、轴压刚度与剩余承载力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破坏形态表现为压溃破坏;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与升温前相比,随着排气孔数量从2个增加至4个和6个,轴压刚度分别降低了69.1%、73.3%、76.4%,剩余承载力分别降低了15.8%、16.2%、21.7 ...
薛媛媛+4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
以荷载作用方向、截面类型、肢高宽比为参数,进行了4根组合L形冷弯钢管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各参数对试件破坏形态、承载力、延性及耗能等抗震指标的影响。并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钢管厚度、轴压比等参数对试件承载力和延性影响。结果表明:试件的主要破坏模式为钢管鼓曲开裂,异形钢管的制作方式对试件破坏形态有一定影响,冷弯钢管组合焊接的试件未出现角部开裂,钢板组合焊接的试件出现角部纵向焊缝开裂现象,加快了试件的变形发展;荷载作用方向对试件延性和耗能能力影响不大 ...
王逸伦, 杨锋
doaj
设平板加劲肋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静载下ABAQUS本构模型的研究
对设平板加劲肋钢管混凝土柱静载下ABAQUS本构模型进行研究。首先对收集的设平板加劲肋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进行介绍;从混凝土本构模型、钢材本构模型、钢-混凝土界面黏结模型以及初始缺陷、残余应力的引入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了Schneider模型、Saenz模型、韩林海模型及陶忠模型四种核心混凝土受压本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设肋钢管约束效应的核心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对钢材本构、钢-混凝土界面本构等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采用本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模拟 ...
李肖, 张元植
doaj
针对新型钢塔-组合塔混合结构结合部构造,开展了局部缩尺模型轴压试验,并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了钢塔-组合塔结合部的极限承载力以及破坏形式,探究了钢板应变分布规律和焊钉受力分布规律,并对传力路径和荷载分担比例进行了变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钢塔-组合塔混合结构结合部的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结合部的破坏形式表现为承压板下方钢壁板达到屈服并发生鼓曲变形;承压板为结合部的核心传力构件,增大板厚可以提高结合部承载力以及承压板所传递的荷载,其厚度宜与外壁钢板厚度相近 ...
刘玉擎+4 more
core +1 more source
高强度钢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可以促进科技进步,还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钢结构工程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为了推动Q550高强度钢在我国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首先研究了Q550钢材的力学性能。按照两种长细比设计了6个高强焊接H形柱试件,对其进行了轴心受压承载力试验,研究分析了Q550高强度钢焊接H形钢柱的轴心受压的极限承载力、荷载-位移曲线。对构件的承载力和稳定系数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Q550高强度钢焊接H形柱轴心受压破坏是失稳破坏,使用性能很好,试验承载力高于按照现行 ...
邱林波+5 more
doaj
中空夹层圆钢管混凝土短柱在轴压作用下,混凝土材料受到内外钢管约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其抗压承载力较普通混凝土有较大提升。提升幅度与侧压应力有直接关系,侧压应力大小取决于截面尺寸及其所受轴力。现行设计方法认为同一构件在轴压和纯弯状态下侧压应力大小相同,对于偏压状态下的侧压应力如何考虑未明确说明。对此,引入与轴力相关的侧压应力系数β修正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明确在各种受力状态下如何考虑侧压应力的影响。还提出一种应力积分算法用于计算短柱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得到短柱截面的轴力-弯矩(N-M)曲线。最后 ...
谌扬宇+4 more
doaj
以螺栓群偏心距和端板厚度为研究参数,对梁柱节点中端板连接在偏心拉力作用下(A组)和纯弯矩作用下(B组)的螺栓群进行了受拉性能试验研究。通过对破坏模式、螺栓群受力分布和中和轴偏移率的分析,研究了端板连接普通螺栓群中和轴位置变化的情况;对两组试验开展有限元分析,从荷载-位移曲线和节点抗拉性能两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荷载逐渐增大,螺栓群中和轴不断向受压区移动;增大螺栓群偏心距可使螺栓力增大,且加快中和轴向受压区偏移;增加端板厚度能够减小螺栓力,并延缓中和轴向受压区偏移 ...
王安涟+5 more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