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51 to 60 of about 213 (133)
上古时候 ,福建地旷人稀 ,住的是闽越人。至宋 ,历经多次大规模的移民入闽 ,已成全国人口密度最高、人均耕地最少之地。至是 ,又开始大规模地向外移民。而移入福建的人 ,按照传统的说法 ,都是来自中原。但经细考 ,多数应属江浙赣的原住民 ;既使部分移民祖先原住中原 ,他们的子孙大半也都已入江浙赣数代 ,然后再辗转至闽 ,所以严格地说 ,也属江浙赣人。了解这一点 ,对研究今福建民情风俗习惯和方言的形成 ...
林汀水
core
A Phonetic Study about Min Dialect in the Western Town of Xuwen county,GuangdongProvince [PDF]
徐闻位于雷州半岛上,与海南岛隔海相望,其境内流通的黎话属闽方言,故 而又称“徐闻闽语”,徐闻东西乡的闽语差异较大。本文以实地调查材料为依据,整理出徐闻县西乡闽语的声韵调系统,音节表,并梳理其语音特征,主要有:有紧喉塞浊声母“?b”和“?d”,有唇齿浊擦音“v”;无唇齿清擦音“f”,无鼻化韵,无撮口呼韵母等。通过对徐闻西乡闽语今音与中古音的对比,结合闽南语、粤东闽语、海南闽语等进行分析发现,徐闻闽语是一种以闽语为基础的,在移民过程中不断吸收当地土著方言特色,并在与海南闽语的长期交流浸淫中 ...
郭晓琳
core
鄱阳湖为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一处重要的水鸟越冬地,具有国际重要意义。随着对水鸟认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水鸟研究工作在鄱阳湖得以开展。本文对鄱阳湖鸟类的相关研究论文进行了归类总结。从物种资源、行为、栖息地、环境因素影响和其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刘 鹏 孙志勇 刘 俊 刘美娟 黄晓凤
doaj
在民族音乐和民歌的原生形态中 ,叙事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文化属性和表述功能 ;而民族音乐的叙事与其族性息息相关。因此 ,对于民族音乐学研究而言 ,将研究的视角置于音乐叙事显然不可缺失 ;无论对音乐本体的研究抑或对音乐的文化研究都是如此 ...
彭兆荣
core
1985年4月─1991年9月,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志丹顶鹤(Grusjaponensis)、白枕鹤(Grusvipio)、蓑羽鹤(Anthropoidesvirgo)43只,回收15只。分析环志鹤类的回收信息,提供了在扎龙自然保护区繁殖的白枕鹤、丹顶鹤的越冬地点及迁徙路线的依据;本文还讨论了鹤类的捕捉环志方法及影响回收率的因素。
许杰+4 more
doaj
Advances in macrophage-targeting nanoparticl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DF]
Liu S, Xia Y, Ji F.
europepmc +1 more sourc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he Miao Costume Ele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Web [PDF]
苗族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等省。由于苗族只有自己的语言,无自己的文字,服饰便成为苗族历史与文化的载体。苗族各支系服饰差异较大,不同的支系服饰不尽相同,其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有学者称苗族的服饰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借鉴其他文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成果,在高等学校范围内,为苗族服饰文化遗产搭建一个保护、传承为目的信息平台。它将苗族服饰文化元素的文字、图片、音频 ...
吴晓秋
core
红碱淖湿地位于中国候鸟迁徙的主要路线上,水鸟分布较为集中,是遗鸥、大天鹅等珍稀水鸟的重要迁徙停歇地和繁殖地。通过对红碱淖湿地遗鸥及水鸟的种群和分布进行了8 a的实地调查和研究,统计分析了红碱淖2001~2007年的遗鸥和水鸟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红碱淖湿地的遗鸥繁殖巢数达5 036巢,种群数量10 072只,已成为全球最大遗鸥种群,在此基础上,还总结了红碱淖湿地7目14科55种水鸟的分布和保护价值,为水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依据,对红碱淖湿地遗鸥及水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周灵国+4 more
doaj
[LINC01285 promotes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by regulating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PDF]
Zhu X+5 more
europepmc +1 more source
Dietary selection of ex-situ population in Chinese Egret [PDF]
2008年至2009年在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建立了黄嘴白鹭(Egrettaeulophotes)异地种群,对异地种群进行了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在对野生黄嘴白鹭食性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对异地圈养个体进行了食物选择性实验,并对食物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目的在于了解了异地饲养条件下黄嘴白鹭的取食规律,并根据最佳摄食理论探讨其取食策略。 2008年和2009年两年共从野外采集69只黄嘴白鹭幼鸟,在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进行饲养,记录种群的存活情况,摸索相关饲养方法。其三月龄的存活率达到60%以上 ...
魏东
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