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201 to 210 of about 7,511 (237)
Some of the next articles are maybe not open access.

基于 Cytb 基因的江苏省大银鱼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 2021
为了解江苏省湖泊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基于PCR扩增与测序技术对太湖、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等4个群体共160尾大银鱼的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60条Cytb基因序列共发现25个变异位点,其中单一信息位点11个,简约信息位点14个。4个群体中共检测到23个单倍型,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878±0.014和0.002 1±0.000 1,呈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模式。4个群体中 ...
李大命   +15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基于ITS和 ycf1 序列的白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2021
在白及资源调查和收集过程中,发现白及花型、花色、花期、叶片形态等多个性状变异程度较大。本研究收集了来源于四川和云南的白及资源30份,克隆并分析其nrDNA ITS和叶绿体ycf1基因差异,发现ycf1基因差异小,ITS基因差异较大,根据ITS序列差异,将白及聚类为3个支系,结合白及的表观性状,发现白及ITS序列与其花期和叶型有相关性,与花型、花色等其他性状无明显相关,本研究为白及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李文俊   +6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基于线粒体 CO I基因序列的大鳞副泥鳅四个群体遗传多样性

, 2020
为了解大鳞副泥鳅群体遗传多样性现状,实验利用线粒体COI基因部分序列对来自于辽宁、河南、湖北和台湾的大鳞副泥鳅4个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642 bp的COI基因序列中,碱基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3.5%、30.6%、26.7%、19.2%,表现出较强的AT偏好性;4个群体共检测到44个多态性位点,定义了23个单倍型;4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为0.424~0.855,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0 84~0.016 59,台湾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河南群体次之 ...
施文瑞   +7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中国近海外来囊藻( Colpomenia peregrina )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 2020
外来囊藻(Colpomenia peregrina)是一种在潮间带分布广泛的褐藻,它能附着在牡蛎壳上进行跨海区扩散,因而是研究生物多样性变动和生物地理格局形成的良好模型。外来囊藻在中国沿海虽有分布,但关于其种群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研究的报道尚为空白。本研究采集了中国近海13个外来囊藻种群样本。通过扩增301条线粒体cox3序列,发现了26个单倍型;通过重建单倍型网络图和基于最大似然法与贝叶斯法重建系统进化树,发现外来囊藻种内遗传多样性较高,13个种群划分为3个遗传世系 ...
宋小含   +7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中国鲎( Tachypleus tridentatus )微卫星标记筛选及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 2020
采用FIASCO方法构建了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CA)n微卫星富集文库,对214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筛选获得60条含有微卫星的序列,其中可设计引物的序列共38条。38对微卫星引物在37个中国鲎个体中PCR检测发现,只有9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其等位基因数为5-14个,每个位点平均具有8.1个等位基因。9个位点之间不存在连锁。利用该9个具有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分析了中国沿海9个中国鲎地理群体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中国沿海的中国鲎种群遗传多态性水平仍较高 ...
翁朝红   +7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基于线粒体Cyt b 序列的3个宽体金线蛭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2020
对江苏省扬州高邮、苏州张家港、泰州海陵3个地区宽体金线蛭自然群体的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宽体金线蛭Cytb基因全长1 146 bp,样本的A、G、T、C平均含量分别为27.57%、15.77%、43.49%、13.17%,A+T含量(71.06%)明显高于G+C含量(28.94%)。在77个宽体金线蛭样本中,共检测到96个多态位点,其中有58个简约信息位点,获得47个单倍型,共享单倍型数目1个。3个宽体金线蛭群体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核苷酸多样性、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0 ...
岳丽佳   +11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基于线粒体 CO I序列的中国前鳞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019
前鳞 (Liza affinis)是分布于西北太平洋的日本南部及中国台湾海域等的经济鱼类。为了解中国前鳞 的遗传背景,该研究分析了采自中国4省82尾样本COⅠ基因5'端712 bp序列,共发现21个单倍型,遗传多样性(Hd=0.4840±0.0700, π=0.0010±0.0002)较低。根据群体所属的地区、海域、海峡进行分组,通过AMOVA分析,得出组间的Fst值皆小于0.05,P值皆大于0.05,组间变异的比例极低(–0.6%~0.46%),表明中国前鳞 群体间无明显分化,其原因可能是:1 ...
黄镇宇   +9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一株ST477型单增李斯特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及 inlA 基因遗传多样性

, 2019
背景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不同型别菌株在宿主范围和毒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内化素基因inlA在入侵宿主上皮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的研究单增李斯特菌序列型(Sequence type,ST)为477菌株的基因组特征及内化素基因inlA的遗传多样性。 方法使用相关软件对测序数据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及基因inlA遗传多样性分析 ...
王亚鸽, Wang Ya-Ge, 闫鹤, Yang H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北江大刺鳅( Mastacembelus armatus )的核型分析及线粒体Cyt b 基因和D-loop的遗传多样性

, 2019
采用胸腔注射植物凝集素(PHA)、秋水仙素,以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头肾组织为材料,低渗处理,空气干燥法进行染色体标本制备,分析其染色体核型。结果显示:大刺鳅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8,其核型公式为2n=14m+34t,NF=62。对24尾大刺鳅线粒体Cyt b基因和D-loop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大刺鳅Cyt b基因、D-loop序列长度分别为1438bp、895bp,两个基因的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656和0.541,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 ...
李芬   +15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基于F型mtDNA D-Loop的厚壳贻贝( Mytilus coruscus )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 2019
为研究东海区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遗传多样性,以厚壳贻贝F mtDNA D-loop为标记,对浙江省舟山嵊山岛、宁波渔山岛、温州南麂岛、福建省宁德湾和莆田南日岛五个海区的厚壳贻贝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厚壳贻贝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明显,在5个群体中,宁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对最丰富;将5个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时,呈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对厚壳贻贝5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和基因流(Nm)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群体间Fst值都很低,但Nm值都很高 ...
刘硕博   +13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