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 to 20 of about 244 (110)
动物误吞异物是饲养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但在世界濒危鸟类、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朱鹮中出现这种现象却很少见。2008年河南董寨1只19日龄朱鹮雏鸟,在人工育雏过程中将1根直径为7 mm、长78 mm的玻璃吸管误食入胃里,朱鹮雏鸟出现疼痛和精神委顿拒食现象,采取及时切开肌胃将玻璃吸管取出,用温青霉素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将胃黏膜肌层及皮进行分次缝合,术后对该朱鹮雏鸟进行了彻底的消炎治疗和切口消毒,同时又进行细心的护理和合理的喂食,1周后该朱鹮雏鸟痊愈,并在2 a后配对繁殖。
黄涛+4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
本文记述了灰眶雀鹛在鼎湖山的种群生态分布情况,并对其繁殖习性作了报导。灰眶雀鹛的种群繁殖期为4—6月,每年只繁殖一次。巢为杯形,一般筑于林下灌丛中,窝卵数2—4枚,在繁殖期内各月份无明显变化;孵卵和育雏都由双亲鸟共同承担,孵化期11—13天,雏鸟一般于11—12日龄离巢;种群孵化率为83.3%,雏鸟成活率为91.4%。文中还报导了雏鸟的生长发育情况及食性。
周放
doaj +2 more sources
2011年1~5月,对徐州睢宁养殖场的10只黑天鹅雏鸟的体重、体长、尾长、嘴峰、嘴裂及跗跖等外部特征和体温进行测定,运用Logistic生长曲线进行回归分析。其生长曲线均呈"S"型,显示出雏鸟外部体征发育呈现一定的顺序,符合重要功能优先发育的原则。(1)1~5日龄,雏鸟的体重呈下降趋势;雏鸟的嘴峰、跗跖基本不生长;体温升高迅速但体温调节能力还未健全。(2)6~30日龄,雏鸟体重开始增长;嘴峰生长迅速;体温逐渐上升,体温调节能力迅速增强。(3)31~90日龄,体重迅速增长;跗跖生长迅速,体温逐渐达到恒定。(
孙伟东+4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
本文利用行为描述和记录的方法,对笼养条件下白鹳雏鸟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对白鹳雏鸟生长期行为变化作了充分的描述和记录,对白鹳种群数量的增加和笼养条件下的繁殖意义重大。
魏红, 刘丽华, 高照弘
doaj +2 more sources
2015~2016年的繁殖季,分别对婺源曹门小学、香港海洋公园、南昌动物园3地7个靛冠噪鹛巢的育幼行为进行观察,记录递食、看护、空巢、帮助、干扰等5种行为,进而推算各巢中每只雏鸟获得递食的频率,并根据成鸟育雏期和孵化期的采食量变化推算每只雏鸟的采食量。结果显示,3地7巢的各行为频率为:递食11.00~28.75次/h、看护8.25~48.00次/h、空巢0~30.25次/h、帮助1.25~32.50次/h、干扰0~6.75次/h; 3地7巢中平均每1只雏鸟获得递食的频率为4.99~14.50次/h ...
刘道强 温子正 傅咏芹 林剑声 吴志勇
doaj +1 more source
蛇是朱的天敌之一。本文通过抢救被王锦蛇伤害的朱雏鸟一例,探讨了其病情发展过程及病鸟体重、体温、呼吸次数的相关变化情况。
席咏梅, 路宝忠, 傅文凯
doaj +2 more sources
报导了骨顶鸡的人工驯养及繁殖技术,包括亲鸟的饲养管理、配对、营巢、产卵、人工孵化及雏鸟生长发育关键技术等,并对一些生产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周虹, 巩万里
doaj +2 more sources
Heavy metal distribution in the eggs of four species of ardeids and in the body tissues of Egretta garzetta in some [PDF]
本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对福建岛屿白鹭(Egrettagarzetta)、池鹭(Ardeolabacchus)、黄嘴白鹭(Egrettaeulophotes)和岩鹭(Egrettasacra)卵的不同部位及白鹭雏鸟各组织中的重金属进行检测,测定了铬(Cr)、锰(Mn)、镍(Ni)、铜(Cu)、锌(Zn)、镉(Cd)和铅(Pb)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重金属元素在卵的各部位及雏鸟各组织中的含量差异进行研究,探讨重金属在鹭卵及白鹭雏鸟中的分布规律及积累趋势 ...
Haug, F+4 more
core +2 more sources
A study on the breeding-site fidelity of Chinese egret——based on stable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ic analyses [PDF]
稳定同位素技术因具有示踪、整合和指示等多项功能,以及检测快速、结果准确等特点,近二十几年来被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应用于生态学及环境科学的各个领域。例如,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关关系,检测环境污染,研究动物的食性、食物构成、营养级层次、食物链及食物网结构,动物迁徙活动,农产品溯源,食品安全等方面。同时,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动物生态学研究,尤其是鸟类生态学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解决了很多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难题。例如鸟类食性选择、迁徙路线及中途停留地选择、繁殖地忠实度等问题上。至此 ...
于小桐
core
欧夜鹰(Caprimulgus europaeus)属夜行性鸟类。广泛分布于新疆荒漠地区,如乌鲁木齐、阿勒泰、克拉玛依、昌吉州、吐鲁番、哈密、阿克苏、库尔勒、喀什等地区(Ma,2001 ...
张新民, 梅宇, 胡宝文, 马鸣
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