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71 to 80 of about 244 (110)

白鹈鹕人工孵化与育雏的研究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5
为了提高白鹈鹕的繁育水平,将28只白鹈鹕(12♂,16♀)饲养于内有小岛的1 500 m2的湖中,以活鱼投喂,并对白鹈鹕卵进行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结果显示:2012~2014年,人工孵化34枚白鹈鹕卵,其卵重165.4~196.2 g,平均卵重为179.4 g; 卵径(94.3±4.2)(89.1~101.2)mm×(58.2±1.9)(55.5~61.0)mm; 卵形指数1.51~1.74,卵受精率33.3%~62.5%,人工孵化温度为37.1~37.4℃,湿度为55%~65%,孵化期为37~38 d,
单 芬 黄润基 吴其锐 陈 武 邹洁建 陈兴永
doaj  

黑鹳的繁殖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94
黑鹳的繁殖李仲逵,陈云霜,王桃兴,董国忠,史新利,顾海燕(上海动物园200335)我国饲养的黑鹳(Ciconianigra)在1984年开始配对产卵,经亲鸟或用孵化机孵化30天均能孵化出壳,因气候或人工育雏不当而失败。1986年5月末由亲鸟孵化出雏,...
李仲逵   +5 more
doaj  

笼养东方白鹳自然孵化与人工孵化及育雏的比较研究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1
2002年天津动物园东方白鹳人工孵化与育雏及自然孵化与育雏均同时获得成功。通过对笼养东方白鹳自然育雏与人工育雏过程中的孵化、育雏等行为的观察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1日龄到70日龄,人工育雏与自然育雏在东方白鹳雏鸟生长发育方面的差异较小;自然育雏与人工育雏日饲喂量都增多,但日饲喂次数及饲喂间隔正好相反’行为表现方面自然育雏的东方白鹳比人工育雏的东方白鹳更早学会啄食、扇动翅膀、站立和行走。
李君   +5 more
doaj  

美洲火烈鸟的人工饲养繁殖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4
2000~2013年,对大连森林动物园美洲火烈鸟的人工饲养和繁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繁殖期美洲火烈鸟有营巢行为,新营巢与人工巢的大小差异显著; 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美洲火烈鸟卵的鲜重为(151±8.64)g、长径为(93±4.51)mm、短径为(57±3.76)mm、密度为(1.03±0.11)g/cm3; 卵的特异系数为(5.26±1.21)×10-4; 大连森林动物园美洲火烈鸟卵的孵化时间为(28.83±1.01)d,新营巢与人工巢出雏数量差异显著,新营巢出雏多。
迟 俊
doaj  

大鸨人工养殖技术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1
大鸨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并且容易受惊,外来干扰、环境不适等都会对大鸨的成功交配、受精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影响其繁殖效果。大鸨的应激反应相当强烈,有时候是致命的。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给大鸨创造安静的饲养环境,配合科学的饲料是繁殖成功的关键因素。另外,大鸨雏鸟出雏后很难饲喂成功,常常是在雏鸟1~15日龄时死亡率较高。笔者通过17 a(1992~2009年)的饲养繁殖,从大鸨育雏期、育成期和繁殖期的饲料配制、孵化、育雏期温湿度控制以及孵化期凉卵时间等方面探讨提高大鸨成活率的方法。通过不断试验得出孵化温度早 ...
姚静   +4 more
doaj  

鸟类学基础知识——第四讲 鸟的生态:繁殖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4
每年大地回春,白昼加长时,鸟类就开始进行占区、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的繁殖活动。鸟类性成熟大多在孵化后一年。如:小型的鸟类孵化后,经9—12个月就达到性成熟 ...
许维枢
doaj  

一例朱鹮雏鸟皮下气肿的诊治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2
动物皮下气肿成因复杂,鸟类(禽类)的皮下气肿常见于体内气囊破裂所致。德清县珍稀动物繁育研究中心2012年首次出现了1例人工饲养的朱鹮雏鸟在15日龄时发生皮下气肿。该气肿位于右侧大腿处,内部充气,气泡内未见其他病变。根据其临床症状,推测可能是由于患雏与其他雏鸟嬉戏打斗过度的充气,或受到撞击等原因使气囊破裂。诊断为右侧腹或后胸气囊破裂,引发皮下气肿。鉴于临床上穿刺排气效果不显著,以及开创排气易引起细菌感染等因素,本病例采用了自然恢复的治疗方式,将患雏转入安静环境,避免外界干扰,加强防护,减少剧烈运动 ...
葛云法   +6 more
doaj  

丹顶鹤的配偶选择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4
丹顶鹤(Grusjaponensis)是我国一类保护珍禽,也是国际稀有鹤类,我国人工饲养丹顶鹤已有三十年历史,63年首次产卵,用家鸡孵出后存活七天。64年成鸟自然孵化育雏首次成功。以后常年繁殖,至今有二十年历史。丹顶鹤人工饲养常年繁育后代,需要一定的笼舍面积(我园是1962平方米),新鲜的动物性饲料(鱼、虾、蚌、蚯蚓),谷类,少量青菜等,更重要是成鸟的性选择及其配对成功,尤以雌鹤选择雄鹤严格。丹顶鹤发情、产卵、孵化、育雏季节性很强。去年的幼鸟一到发情季节和亲鸟一般大,具备独立生活能力 ...
江福霖
doaj  

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彩鹬繁殖习性观察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09
2005年4月~2007年9月,在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对彩鹬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彩鹬每年4月下旬迁徙到乌梁素海,常活动于乌梁素海东岸边缘浅水区、沼泽地带,6月下旬营巢于四边环水的土丘草丛中,产卵初期创浅盘状小土坑,产卵3~4枚时逐步铺垫香蒲茎、苇叶等干草。其婚配制度为鸟类中非常少见的一雄多雌或一雌多雄制。窝卵数4~7枚,日产1卵。雄鸟承担大部分营巢和孵化工作。其孵化期为18~19 d,雏鸟属早成鸟,幼雏有绒羽,出壳毛干后即能入水。居留期约为170 d。
岳继雄, 孙孟和, 杨军
doaj  

幼年(耒鸟)(奥鸟)维生素B1、B2缺乏症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82
北京动物园从1978年开始繁殖(耒鸟)(奥鸟)(英文名:Rhea)到1980年,这三年中每年均有幼雏发生维生素B1,维生素B2缺乏症,而且发病率很高。并且以维生素B1缺乏为主。例如1978年繁殖12只(耒鸟)(奥鸟),只有一只没有发生维生素B1或B2缺乏症。幼雏出壳后,每个日龄均可发病,但以3—7日龄为多,偶有出壳几小时或已经两周令以上发病者。症状开始精神不好,头震颤、翅膀颤抖并不停的扇动。继之,呼吸加快,心率增速。头向背后极度弯曲,即“观星”姿势出现,趾伸直,张口呼吸,呼气短,吸气长。然后腿 ...
杨继光
doaj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