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51 to 60 of about 3,004 (141)
为促进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提高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提出了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 brace, PEC)支撑。对3个采用PEC支撑的PEC框架试件和1个采用钢支撑的PEC框架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各试件的破坏模式、初始刚度、极限承载力、耗能能力等指标。结果表明:PEC框架与PEC支撑之间协同工作性能良好;PEC支撑试件相比纯钢支撑具有优势,初始刚度提升约24%~41%、极限承载力提升约29%~36%,耗能能力提升约7%~17%
贾王龙+6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
本文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讨论了钢结构半刚性梁柱节点连接的杠杆力分布及杠杆效应对节点连接受力性能的影响。按塑性设计理论给出了节点连接杠杆力的最大值,提出了保证节点工作性能安全、可靠的计算方法,以利于工程设计。
王燕, 厉见芬
doaj
通过建立6个传统钢管柱框架中柱节点试件和9个外传力式框架中柱节点试件,应用ANSYS对其抗震性能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对比分析了相邻两梁梁高不等时,两种框架节点模型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承载力、骨架曲线、耗能能力等。分析结果表明: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外传力节点滞回曲线饱满,该节点等效黏滞阻尼系数随梁高差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梁长度减少而增大,随着外传力板宽度增加而增大,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另外,增设外传力件能使节点域应力得到改善,有效避免梁根部应力发展导致梁柱连接处焊缝过早地发生脆性破坏。
徐忠根, 郭俊宇, 邓长根
doaj
通过对2榀足尺轻钢龙骨填充玻化微珠泡沫混凝土复合墙板进行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抗弯性能试验,分析了开洞对轻钢龙骨注浆式复合墙板的荷载-挠度曲线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轻钢龙骨注浆式复合墙板的抗弯计算模型,考虑了材料本构关系模型和复杂接触模型,进行了结构非线性全过程受力分析,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同时考察了影响轻钢龙骨注浆式复合墙板抗弯性能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开洞对轻钢龙骨注浆式复合墙板承载力有一定削弱,由于对洞口两侧的竖龙骨进行加密处理,能够有效保证开洞墙板承载力。
王静峰, 鲁萌萌, 许尽武, 庞帅
doaj
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建立了螺旋轮齿计算模型,对 JB2940—81型双圆弧齿轮在不同啮合参数,凸凹齿面分别作用半椭球载荷的180种工况进行了计算。从得到的数据和曲线,分析了载荷,齿轮刚度和螺旋角对变形的影响,说明了变形大小和分布规律。通过两次非线性拟合,给出了综合变形计算公式。
贾毅, 邵家辉
doaj
根据钢框架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按照使梁上塑性铰位置远离节点区的设计思路,对梁端翼缘扩大型钢框架梁柱节点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对该节点的基本受力性能和塑性区分布做了详细探讨,给出了侧板长度及宽度等尺寸参数的影响规律和有效取值范围。结果表明梁端翼缘扩大型钢框架节点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实用上的可行性,可达到塑性铰外移和增加使用功能的目的。
张文元, 朱福军
doaj
摆线齿轮传动的接触问题是一个难以直接用Hertz公式精确求解的小变形几何非线性问题。本文根据摆线齿轮齿廓曲线的特点,对其接触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引进的采煤机牵引传动用摆线齿轮为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了三维接触应力计算,得出了一些对摆线齿轮普遍适用的有益结论,为摆线齿轮的应力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茂武, 孟惠荣
doaj
结合材性试验获得的不锈钢母材和焊缝金属材料本构关系模型,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奥氏体型S30408不锈钢角焊缝连接的承载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不锈钢正面角焊缝连接试件和侧面角焊缝连接试件拉伸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利用经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对角焊缝承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并将有限元模拟值与按照美国规范SEI/ASCE 8-02、欧洲规范EN 1993-1-4,以及中国《不锈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410:2015)计算求得的规范设计值进行了对比 ...
张有振+4 more
doaj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ree kinds of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 for condylar head fractures. [PDF]
Sun J+7 more
europepmc +1 more source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a novel bridging plate for treating Rockwood III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 [PDF]
Chen Y, Zhang G, Li S, Luo N, Zhang Y.
europepmc +1 mor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