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 to 20 of about 79 (60)
摘要: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生物多样性也面临着挑战。广东省丰富的水土资源孕育了大量的生物物种, 然而快速的城市 扩张又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明确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空缺, 以便在未来城市规划布局中更好地实施保 护, 缓解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空间分布格局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基础, 本文以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 源调查鸟类数据为基础, 基于MaxEnt模型进行空间化(空间分辨率为100 m × 100 m), 通过识别热点地区, 并与现有国土规划 中三条管控线对比 ...
Ma Xing+6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城市用地的扩张模拟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文章耦合了最大熵模型(Maxent)与元胞自动机(CA), 并提出一种新的城市扩张模型(Maxent-CA), 模型简单并可以从单期遥感影像中获取转换规则. 以2000年中国地区的遥感数据为基础数据, 结合人口密度、到城市的距离等空间变量, 构建了Maxent-CA模型并分析其训练样本、邻域空间结构和空间尺度等, 实现对模型的参数校正与验证.
张亦汉+3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海南溪树蛙(Buergeria oxycephala)是中国特有种,处于近危状态,仅分布于海南岛,预测海南溪树蛙潜在适生区可为物种保护与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该蛙68个物种位点数据和9个环境因子,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其在海南岛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并通过刀切法和单一环境因子的响应曲线分析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拔、气温季节性变化、坡度和气温年较差这4个因子对模型增益效果最为明显。海南溪树蛙适生区的最佳环境因子范围,海拔430—1200 m ...
牟超盛 1 齐旭明 2 谢林顺 3 钱天宇 1 周正彦 1+1 more
doaj
为了解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适宜生境的空间分布及生境需求,对其栖息地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陕西宜川原麝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应用GIS结合保护区红外相机、野外实测原麝分布点数据,利用R语言对MaxEnt模型优化后建模,对保护区原麝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并分析各变量因子的权重值。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良好,保护区内原麝适宜栖息地面积约为61.36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0.75%;次适宜栖息地面积约为100.32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0.28 ...
王佩+4 more
doaj
调查物种种群数量及适宜生境分布是合理保护野生动物和制定管理对策的基础。为了解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在哈密市的种群数量与适宜生境,2022年 7—9月,采用样线法对哈密市鹅喉羚种群数量和地理分布开展调查,采用Distance软件和MaxEnt模型对鹅喉羚的种群数量及适宜生境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调查中发现鹅喉羚303群,共1 029只。鹅喉羚适宜生境主要位于天山南侧的荒漠地区,面积为1.725 9万 km2,占哈密市面积的12.15%,估算哈密市的种群密度为(2.013±0.
董培培+7 more
doaj
摘要: 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是中国西南干旱河谷植被的特征种。本文利用野外调查的165个清香木分布 点信息以及22个环境变量数据, 基于最大熵(Maxent)算法构建清香木分布的适宜生境预测模型, 并据此模拟清香 木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适宜分布区, 以及历史和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 清香木生境预测 的Maxent模型准确性非常高(AUC = 0.974), 温度季节性变化、极端低温和降水量是限制其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 ...
Ying Lingxiao+3 more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Climate suitability as a predictor of conservation translocation failure
Abstract The continuing decline and loss of biodiversity has caused an increase in the use of interventionist conservation tools, such as translocation. However, many translocation attempts fail to establish viable populations, with poor release site selection often flagged as an inhibitor of success.
Joe Bellis+4 more
wiley +1 more source
栖息地是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根本,掌握物种潜在栖息地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可以加强对物种的保护。鹿科(Cervidae)动物是东北地区森林等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研究选取东北地区3种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梅花鹿(Cervus nippon)、驼鹿(Alces alces)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数据库(GBIF)以及部分外业数据得到物种分布点,运用MaxEnt软件对3种鹿科动物进行潜在栖息地预测,模型AUC值如下:马鹿0939,梅花鹿0 ...
李鑫泽 冯佳楠 支晓亮 钟林强 刘鑫鑫 张明海
doaj
气候变化背景下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黄连的适生区分布
采用最大熵模型及多种气候变化场景,预测黄连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当代及未来适生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黄连分布模型具有极佳的预测精度。黄连当代适生区总面积为131.08 × 104 km2,占中国版图的13.65%;其中,当代适生区79.89%的区域为相对稳定适生区,受气候变化影响相对较小。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相较于当代,其在21世纪20、30、40、50、60、70和80年代的适生区总面积及低度适生区总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中度适生区总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高度适生区总面积呈现明显的波动趋势 ...
曾丹丹, 王戌梅
semanticscholar +1 more source
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会使生物多样性降低甚至是物种灭绝。研究气候变化对物种栖息地的影响,对未来研究物种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系统功能完整性提供实践意义。以梅花鹿(Cervus nippon)为研究对象,将23个环境因子通过去相关性后得到8个环境因子,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了梅花鹿基准气候条件下在中国潜在生境分布,并预测了ssp245和ssp585两种气候变化情景下2021—2040年(2030s)、2041—2060年(2050s)、2061—2080年(2070s)梅花鹿潜在分布。23个环境因子中,
刘策 张日 杜海荣 孙悦 袁子奥 于晶晶 张明海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