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31 to 40 of about 1,472 (169)
华南虎是最为濒危的虎亚种,目前存在于中国动物园中的人工种群是拯救华南虎的唯一基础。但是华南虎近交衰退严重,幼仔死亡率接近46%。对于遗弃的幼虎进行人工育幼是减少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华南虎人工育幼多采用母犬代哺或用牛奶哺育,成功率比较低。洛阳动物园采用美国PetAG初生幼犬营养奶粉(Dog milk replacer Esbilac@powder)哺育幼虎,用婴儿培养箱为初生幼虎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制定严密科学的哺育护理措施和规程,使3只华南虎幼仔顺利成活,发育良好。
刘兆阳+3 more
doaj
2015—2018年,在湖南省雉类繁殖基地对人工饲养的白冠长尾雉404枚卵进行了人工孵化和育雏研究。结果表明:白冠长尾雉每只雌雉平均产卵数为15.53枚,平均卵重29.48 g,卵受精率均值83.41%,人工孵化的孵化率均值82.49%,1龄幼雏的成活率均值83.47%。人工孵化温度为(37.8±0.1)℃,孵化湿度为50%—60%,孵化时间为24—25 d,白冠长尾雉在人工孵化过程中平均失重率为13.1%。白冠长尾雉幼雉破壳体重18.48—23.61 g,1—2日龄体重会有轻度下降(17.8—22 ...
姚艳+6 more
doaj
通过半人工孵化繁育帽带企鹅(Pygoscelis antarctica)的结果显示:帽带企鹅卵重(96.0±10.3)g,卵长径为(69.63±3.60)mm,短径为(49.98±1.80)mm。孵化器内温度和湿度分别约为35.8 ℃和60%,每日翻卵12次,每次30 min; 每日晾卵2次,每次15 min。孵化33~34 d后破壳,破壳时间24~48 h。育雏箱温度和湿度分别约为35.0 ℃和55%,幼雏重70~80 g。幼雏饲养40~45 d,体重达到2 kg,可独立生活。幼雏60~70 d后 ...
李艳秋+5 more
doaj
本文记述1例笼养川金丝猴幼仔“粒粒”,从出生至169日龄成功地放归笼养群体的全人工哺育技术,同时对幼仔个体行为与母乳哺育幼仔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1)以优质人工乳哺育金丝猴幼仔,补加适量维生素和活性钙,于111日龄添加固体食物以后,随着日龄增长哺乳量递减,固体食物的种类、数量逐渐增加,206日龄断奶,幼仔健康成活;(2)主要护理技术为育幼期严格调控育幼箱内温、湿度,适度通风、日照,严格消毒和保育人员的精心爱抚:(3)20日龄开始社群行为驯化,145日龄开始放归训练,并逐渐延长放归时间 ...
梁冰
doaj
以广州动物园出生的1胎2只非洲幼狮为研究对象,进行全人工哺育研究。人工哺育以PetAG KMR作为代乳,40日龄时开始饲喂固体食物。对幼狮1~50日龄的生长发育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显示:幼狮在发育早期体重增长较快,雌、雄幼仔50日龄的增重量分别为4 884 g 和4 074 g,增重率分别为411.80%和307.24%; 21日龄雌、雄体长增长率分别为34.38%、22.22%; 尾长增长率为21.43%、26.67%; 胸围增长率为20.00%、32.00%。相同日龄的幼仔 ...
苏 力 吴其锐 陈兴永 李耀智 林杏要 陈绮君
doaj
通过十年研究,基本掌握了大袋鼠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长、发育、繁殖的生态及其对饲养生境的需求,成功地完成了两种大袋鼠的连续繁殖,目前已繁殖子代第五代,十年共繁殖两种大袋鼠37只,繁殖价值达30万元以上,支援了广州、沈阳、武汉等七家城市动物园共14只大袋鼠。探讨了大袋鼠繁殖过程中的幼仔掉袋、人工育幼等难点问题。在对掉袋幼仔的急救处理及人工袋育幼等研究中均取得较好成果。
濮燕群
doaj
2017—2018年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2次成功采用人工孵化的方式孵化出双垂鹤鸵雏鸟,并且成功地人工育雏。本文重点对第一次人工孵化及育雏的情况进行记录总结。孵化器温度设定为36.2 ℃,湿度为68%,从叨壳至出壳的时间间隔为6 h 35 min,雏鸟出生第3天开始人工开食,对雏鸟1—39 d的体重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显示:雏鸟开始会有一个体重下降的过程,后面体重逐步上升。这2次的人工孵化与育雏说明,只要我们提供合适的温度湿度,适当的育幼环境,人工孵化和育雏双垂鹤鸵是可行的 ...
闫 涛 祝朝怡 付兆水 王国栋 梁作敏 赵玲玲 胡 俊
doaj
郑州市动物园饲养5只豹,2雄3雌。2014年3月27日,其中1只母豹进入生育期,且第一次怀孕,该怀孕母豹生下1只小豹。通过监控发现,母豹分娩后十分惊恐,叼着小豹四处躲藏,拒绝哺乳,于是将幼豹拿出,进行人工育幼。新出生的小豹发育正常,个体较小,体重约500 g。每天用刚挤出的新鲜山羊奶代替母乳进行人工育幼。经过60多天的人工哺育,小豹体重和体长增加明显,由初生时的450 g增加至1 900 g,体长(含尾长)由37 cm增长至62 cm。根据幼豹的生长发育特点及观察结果,总结出幼豹在不同发育时期对温度 ...
丁爱萍 李德中 袁 丽 刘智明
doaj
对东黑白疣猴的饲养、繁殖和人工育幼进行了初步研究。描述了东黑白疣猴的饲养环境需求,安全越冬的温度要求为18 ℃以上,对东黑白疣猴饲料的组成和日粮配制进行了阐述,对常见疾病预防给出了建议; 对东黑白疣猴的发情、交配、妊娠和产仔等行为进行了描述,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东黑白疣猴幼仔1~10月龄身长、尾长、臂长、腿长、头围、肩毛和尾毛的长度,对东黑白疣猴幼仔1~150日龄的外部发育特征做了描述; 对人工育幼东黑白疣猴的环境、育幼方法、疾病防治、人工乳的配制给出了建议,并对其体重进行了测量。
迟 俊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