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71 to 80 of about 3,013 (186)

基于社区的卒中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a Community-Based Full Life-Cycle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for Stroke

open access: yesZhongguo cuzhong zazhi
我国脑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提出卒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理念,致力于将卒中防治工作从传统的“疾病治疗”模式转变为“健康管理”模式。本文立足于社区在卒中防治中的独特优势,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基层社区卒中防治的服务实践、实施模式及干预策略,旨在为构建卒中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基于社区的卒中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可通过整合资源和技术,在动员社区参与、营造健康环境、早期预防与筛查、急性期快速响应、康复期整合型管理、动态随访以及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形成创新性模式 ...
常丹凤1,申斗2,曹欣1,马可菲3,杨燕绥2,张玉哲4,池枫5,刘跃华2,高月霞1 (CHANG Danfeng1, SHEN Dou2, CAO Xin1, MA Kefei3, YANG Yansui2, ZHANG Yuzhe4, CHI Feng5, LIU Yuehua2, GAO Yuexia1)
doaj   +1 more source

Research progress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stroke patients (脑卒中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open access: yes中西医结合护理
Hemiplegia, aphasia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are common consequences of stroke and have direct implications for post-stroke functioning and quality of life.
WANG Li (王丽)
doaj   +1 more source

中国卒中临床研究中的溶栓治疗:20年的成就与发展方向 Thrombolytic Therapy in Chinese Stroke Clinical Research: Achievement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open access: yesZhongguo cuzhong zazhi
2002年,《急性脑梗死六小时以内的静脉溶栓治疗》多中心尿激酶RCT结果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缺血性卒中溶栓药物研究的开始。此后,中国脑血管病领域工作者学习国际先进经验,遵循国际指南的指导,不断规范和完善我国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20年后的今天,我国已能独立开展创新研发,新型溶栓药物的不断推出、治疗时间窗的不断突破、联合治疗方案的不断创新,使中国的卒中溶栓研究站到了世界舞台中央。本文以亲历者的视角,回顾近20年来中国缺血性卒中临床研究中溶栓治疗的变革历程。 Abstract: In 2002, the ...
董漪,董强 (DONG Yi, DONG Qiang )
doaj   +1 more source

体重指数对不同严重程度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Effect of Body Mass Index on Short-Term Prognosis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everity

open access: yesZhongguo cuzhong zazhi
目的 探讨BMI对不同严重程度卒中患者3个月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是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观察发病7 d内首次卒中住院患者的BMI与3个月卒中结局的关系。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卒中 ...
于丹丹1,2,秦海强2,王安心2,张晓丽2,左颖婷3,张亚清2,杨波2,魏娜1,2,张婧2 (YU Dandan1,2, QIN Haiqiang2, WANG Anxin2, ZHANG Xiaoli2, ZUO Yingting3, ZHANG Yaqing2, YANG Bo2, WEI Na1,2, ZHANG Jing2 )
doaj   +1 more source

血脑屏障在缺血性卒中病程中的破坏与保护策略

open access: yesZhongshan Daxue xuebao. Yixue kexue ban, 2019
血脑屏障(BBB)是以内皮细胞为核心形成的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微环境稳态的重要结构。在缺血性卒中的病理条件下,局部的各种炎症反应与细胞自身表型、结构的改变使BBB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通透性上升,外周血中的各种成分,尤其是激活的炎症细胞/炎症因子可穿过受损的BBB而到达脑实质并损害正常或加重已经受损的神经细胞的功能。本文通过描述BBB各组分的和其他炎症细胞的激活和功能改变来回顾缺血性卒中后BBB的受损机制,并简要总结我们团队目前修复缺血性卒中后BBB损伤的相关工作。
陆正齐
doaj  

心房颤动对多发性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长期预后影响研究 Effect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n Long-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Non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s

open access: yesZhongguo cuzhong zazhi
目的 分析伴或不伴心房颤动的多发性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差异。 方法 本研究基于全国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中国国家卒中登记Ⅲ(the third 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Ⅲ)数据库(2015年8月—2018年3月),纳入经头颅MRI证实为多发性(≥2个梗死灶)急性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信息、既往史、住院期间用药史、TOAST分型等临床资料,进行3个月和1年随访,结局包括卒中复发(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联合血管事件(卒中 ...
丁亚榕,严鸿伊 (DING Yarong, YAN Hongyi )
doaj   +1 more source

中国卒中疾病负担与经济负担的整合分析 An Integrated Analysis of Disease Burden and Economic Burden of Stroke in China

open access: yesZhongguo cuzhong zazhi
目的 对中国各类型卒中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进行整合分析。 方法 基于已发表文献和公共数据库,包括2013年中国卒中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年GBD研究等数据信息,对中国各类型卒中的发病、死亡、患病和DALYs、出院人次、次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等反映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①现状:2021—2022年,中国居民心脑血管事件监测显示,18岁及以上居民卒中年龄标化发病率为338.6/10万。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
翟屹1,杨帆1,李天琪1,谢瑀婷1,刘改芬2 (ZHAI Yi1, YANG Fan1, LI Tianqi1, XIE Yuting1, LIU Gaifen2 )
doaj   +1 more source

院内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tic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In-Hospital Large Vessel Occlusive Stroke

open access: yesZhongguo cuzhong zazhi
目的 探讨院内发生的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行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血管内治疗及预后,为制订院内大血管闭塞性卒中预防策略提供参考信息。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3年7月因非缺血性卒中原因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期间发生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45例患者(院内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通过急诊绿色通道入院的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100例作为对照(院外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以及血管内治疗相关资料,比较两组人口学信息、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治疗结局 ...
张莉1,刘志广1,2,傅新民1,2,张洋2,宗海亮3 (ZHANG Li1, LIU Zhiguang1,2, FU Xinmin1,2, ZHANG Yang2, ZONG Hailiang3 )
doaj   +1 more source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