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41 to 50 of about 5,313 (178)

半散养状态下白鹇的巢址选择性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0
2006年3~6月,在上海野生动物园百鸟园内对白鹇的巢址选择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和讨论了营巢小生境、营巢背景植物高度、郁闭度、人为干扰、水源、投料点、坡度、巢间距这8类生态因子对白鹇巢址选择的作用,发现在食物充足、繁殖空间环境有限的情况下,隐蔽条件、营巢背景植物高度、坡度依然是影响白鹇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白鹇会通过调节水源和投料点的距离、改变巢的位置、增加巢的密度、选择较高郁蔽度的营巢地来弥补空间环境的不足。
张娟茹, 谢春雨, 倪丽
doaj  

基于红外触发相机技术对猕猴西藏亚种的冬季生境选择研究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2
利用红外相机监测西藏林芝通麦至色季拉山段猕猴西藏亚种(Macaca mulatta vestita),对红外相机布设点的海拔、坡度、距公路距离、距水源距离、植被类型、郁闭度、优势植物和周围植物丰富度8个生态因子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判断藏猕猴的冬季生境选择偏好。结果显示:藏猕猴在冬季主要选择低海拔的区域活动,区域内植物丰富度与藏猕猴平均单张照片出现的只数显著相关(r=0.638); 水因子、地理和隐蔽性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6.779%,表明藏猕猴在冬季偏好选择海拔低、坡度大、距公路及水源距离近 ...
丰大林, 于晶晶
doaj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白琵鹭繁殖期生境选择研究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4
通过为期2 a(2011~2012年)对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繁殖生境调查和分析,结果认为在七星河保护区白琵鹭主要选择芦苇湿地作为繁殖营巢地; 主成分分析其生境选择的决定因子是植被高度、密度、直径和水深,其贡献率分别为43.6%、18.5%、15.7%、13.4%,累计贡献率超过92%以上,其中生境选择与植被高度、密度呈正相关,与植被直径呈负相关,即白琵鹭倾向于选择植被高度高、密度大且植被直径细的芦苇湿地营巢繁殖 ...
朱冰润 李晓民
doaj  

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北豹栖息地选择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22
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作为我国特有的豹亚种,是华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之一,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和功能发挥中起着不可或缺的生态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华北豹种群空间分布及其栖息地选择等基本生态学规律了解依然十分不足,严重限制了科学保护策略的制定。本研究基于自动相机监测数据,应用资源选择函数模型(RSFs)对山西阳城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华北豹种群空间分布和栖息地选择进行了分析,探讨华北豹的潜在猎物、自然环境 ...
满 慧, 黄保祥, 齐进哲, 姜广顺
doaj  

扎龙保护区丹顶鹤育雏生境选择初探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07
2002~2004年3~8月,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因子测定法等对丹顶鹤育雏期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丹顶鹤种群的有效保护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扎龙保护区,育雏期不同阶段丹顶鹤的育雏生境选择不同,育雏前期,丹顶鹤选择芦苇沼泽,仅局限于以巢址为中心的小范围内活动;育雏后期,丹顶鹤的育雏活动范围开始向外扩展甚至与巢址生境不同,偏爱于开阔度较大且能提供水和隐蔽的苔草沼泽。
吴庆明, 张新刚, 于云飞
doaj  

中华秋沙鸭繁殖地生境选择及保护对策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09
中华秋沙鸭对岸边针阔混交林生境具有选择性。对岸边各生境河段出现中华秋沙鸭的频次进行卡方(Chisquare)检验,x2值为29.424 ...
管晓, 王文
doaj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规划华南虎栖息地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1998
应用SIS规划设计野生动物生境是一项新的技术.本文选择了三类影响因素,在福建省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地区对华南虎的生境适宜性进行了GIS分析,规划出最适宜生境,适宜生境,一般适宜生境和不适宜生境 ...
黄兆锋, 廖春民, 常禹
doaj  

贺兰山蓝马鸡春夏季对栖息地的选择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09
2008年4~8月,在贺兰山利用痕迹检验法和直接观察法对蓝马鸡春夏季的栖息地选择进行研究。通过在选定的15条沟段里进行调查,春夏季分别测定了135个和126个样方的16种生态因子。结果表明,春夏季贺兰山蓝马鸡在优势乔木、灌木密度、灌木高度、灌木距离、坡向、坡位、海拔高度、人为干扰距离和隐蔽级上差异极显著(P0.05),相对于春季生境而言,贺兰山蓝马鸡夏季更偏爱选择灌木密度小、高度低、距离近,海拔较高,人为干扰距离较远,隐蔽程度较高的栖息地。典则系数显示春夏季蓝马鸡的栖息地选择存在一定的重叠和分离 ...
李志刚, 胡天华, 翟昊
doaj  

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夜宿地选择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8
为探索绿孔雀的夜宿地选择模式及其成因,笔者于2007年3~4月和10~11月,在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的分布区内,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调查了绿孔雀的夜宿地生境,测定了19个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比较结果表明,夜宿地利用样方的坡度、乔木盖度、乔木胸径、落果密度、藤本密度与对照样方存在显著差异; 夜宿地的海拔高度显著高于觅食地。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绿孔雀夜宿地和对照样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化。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绿孔雀选择坡度大、落果多、乔木的盖度和胸径大的地区作为夜宿地 ...
刘 钊 杨爱芳 谢宗平 谢以昌 谢全刚 王 进张仁功 黄庆文 文云燕 周 伟 蒋志刚
doaj  

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鼠的生境选择特征

open access: yes野生动物学报, 2011
采用样线法以巢址为指标在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松鼠的生境保护选择进行了定量研究。使用样线法进行调查,共获取147个巢样方和160个对照样方,对每个样方分别测定了8个环境参数。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松鼠巢址选择的诸因素重要性依次为:林型、生境的郁闭程度、生境所处坡向坡位。松鼠显著倾向于在利用苔草樟子松林,随机利用其他类型樟子松林,而对杨桦林等则倾向回避。松鼠巢树周围的树木密度和多样性显著高于对照样方。巢址生境多位于南向的中、下坡位。
张立志   +4 more
doaj  

Home - About - Disclaimer -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