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 to 20 of about 1,255 (152)
社区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Ischemic Stroke in Community
随着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逐渐下降,但脑血管事件的复发率仍然 较高。因此,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十分重要。社区医生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是 降低脑血管事件复发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基于社区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特点及相关问题 做一综述。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troke, the mortality of ischemic stroke is gradually
赵佳驹,吴波
doaj +1 more source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导致急性脑组织损伤的重要原因,是中老年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因素,可挽救缺血组织的早期发现是临床及时干预治疗的关键。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临床可从水分子扩散、血流动力学、氧合水平、pH值、代谢及侧支循环等方面全方位评价脑组织的病理改变,为疾病进展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本文综述急性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半暗带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卒中患者的评估和治疗计划提供影像学支撑与指导。 Abstract: Acute ischemic stroke is one of the ...
陈扬, 张婧, 陈芬, 丁杏, 陈昆涛
doaj +1 more source
目的 评估基于计算机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的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缺血性卒中复发之间的关系。 方法 连续入组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且经头颅MRI和MRA证实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信息。对患者的MRA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建立CFD模型,并通过计算获得责任血管的血流分数、血流速度比和血管壁剪切力比。所有入组患者完成12个月随访 ...
刘欣, 濮月华, 闫争争, 刘嘉, 刘丽萍
doaj +1 more source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DCA cycle in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Totally 65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received from February to October 2019 were included as the control group ...
GAO Yushao (高玉韶)+5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流行病学及预后 Epidemiology and Prognosis of 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包括短暂 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与轻型卒中,在全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比例及其流行 病学趋势逐年升高。NICE早期复发风险高,且存在低知晓率、低诊疗率、低住院率的问题。因此,进 一步改进TIA的定义,制定预防早期卒中的最佳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TIA和轻型卒 中认识的深入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 ...
周梦圆,陈玮琪,荆京,王拥军,王伊龙
doaj +1 more source
我国的卒中发病率仍在持续上升,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在我国4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缺血性卒中约占所有卒中类型的86.8%。自2019年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发布以来,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再灌注治疗及二级预防抗血小板治疗等领域取得了多项进展。本指南就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评估及诊断、再灌注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其他治疗、常规支持治疗及并发症管理、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早期评估和诊断、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干预、危险因素管理及长期干预更新推荐意见。 Abstract: The incidence of ...
刘丽萍,周宏宇,段婉莹,霍晓川,聂曦明,刘慧慧,,李子孝,徐蔚海,李淑娟,缪中荣,王拥军,中国卒中学会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撰写工作委员会
doaj +1 more source
目的 分析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分布区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 学特征及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 连续入选发病7 d以内的MCA分布区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血管 病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时的主要症状及体征,评价患者的头颅磁共振影像包括急性梗死灶的部位、 数量、分布特征、责任动脉有无狭窄、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随访患者1年内有无缺血性卒中或短暂 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复发 ...
张长青,王伊龙,王春雪,刘丽萍,赵性泉,王拥军
doaj +1 more source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在我国具 有庞大的人群基础。NICE人群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轻型缺血性卒 中、迅速缓解且未遗留残疾的卒中。其中轻型卒中和TIA患者在临床表现、临床预后和流行病学特征等 方面均较为相似,所以建议统一进行诊疗。考虑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群健康素质及面临的防治 任务,NICE人群是最为重要的防治对象 ...
陈玮琪,马琳,荆京,王伊龙,王拥军
doaj +1 more source
缺血性卒中是致死致残的重症疾病之一。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血级联反应造成的脑组织损伤。因此,积极的脑细胞保护治疗对改善缺血性卒中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大量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证据层出不穷。基于更多新治疗靶点的涌现以及更多治疗方式的突破,结合最新卒中治疗学术产业圆桌会议的内容,本声明对缩小目前缺血性卒中研究临床转化鸿沟的探索、脑细胞保护的临床研究,以及如何有助于实现更多治疗方式的临床转化做一科学声明,旨在推进缺血性卒中脑细胞保护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的开展 ...
逯丹1*,陈玮琪2*,王雅平1,段婉莹2,郭蕾2,王玲2,刘丽萍2,徐安定1,王拥军2,3, 中国卒中学会脑保护圆桌会学术委员会(*第一作者)(LU Dan1*, CHEN Weiqi2*, WANG Yaping1, DUAN Wanying2, GUO Lei2, WANG Ling2, LIU Liping2, XU Anding1, WANG Yongjun2,3, Cerebroprotection Academic Roundtable Academic Committee of Chinese Stroke Association (*contributed equally) )
doaj +1 more source
目的 观察老年开颅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合并缺血性卒中及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老年开颅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连续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年龄65岁以上,择期进行了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对围手术期同时并发缺血性卒中及脑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 结果 研究期间共6例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同时合并缺血性卒中及脑出血,年龄65~72岁,男性、女性各3例(50 ...
赵岩,姚婧鑫,彭宇明 (ZHAO Yan, YAO Jingxin, PENG Yuming)
doaj +1 mor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