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 to 10 of about 10,074 (184)
目的探讨拔管力等因素是否是双腔气管插管术后咽喉痛的危险因素。方法这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事后分析。本研究收集18~65岁,ASAI-Ⅲ级的双腔气管插管患者围术期资料,记录性别、年龄、吸烟史、导管直径、导管留置时间、舒芬太尼用量、是否使用氟比洛芬酯、是否拔管时呛咳等。拔管时使用测力计测量拔除导管所需的力。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咽喉痛分为咽喉痛组和无咽喉痛组。对两组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咽喉痛的危险因素。使用ROC曲线预测危险因素的预测效应。结果最终纳入163例患者,拔管后30 ...
李瑛园+5 more
doaj +3 more sources
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发病趋势、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PDF]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发病趋势、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1 542例双胎妊娠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病趋势。最终1 384例双胎妊娠孕妇纳入后续发病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根据绒毛膜性将其分为单绒毛膜性(monochorionic,MC)组和双绒毛模性(dichorionic, DC)组,MC共有403例,其中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PE)组55例,非PE组348例;DC共有981例,其中PE组105例,非PE组876例 ...
陈维, 王子莲
doaj +2 more sources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发生夜间眩光的手术前危险因素。【方法】对接受LASIK手术术后至少6月以上的55位(108眼)双眼高度近视患者(等值球镜-6.0D以上)进行夜间眩光发生情况的调查。患者术前等值球镜(SE)-8.32(s=1.96)D(-6.0D~-15.87D),所有手术均为标准的LASIK手术,调查时间为术后6~12月间,平均8.8(s=1.6)月。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患者发生术后夜间眩光的危险因素。【结果】55位患者中,18(32.7%)位患者发生了夜间眩光 ...
周少博+5 more
doaj +2 more sources
慢性肾脏病3-4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进展到终末期肾病的危险因素分类树模型分析 [PDF]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患者进展到终末期肾病(ESRD)的相关危险因素,筛查进展到ESRD的高风险人群,以早期预防。【方法】收集本院231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3年,据是否出现ESRD分为未进展到ESRD(133例)、ESRD组(98例)。使用分类树模型分析进展到ESRD相关危险因素,通过节点增益分析筛选进展到ESRD的高风险人群。【结果】从预测变量中筛选到4个重要解释变量:载脂蛋B(ApoB)、性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收缩压;ApoB升高是DKD进展的重要的危险因素;ApoB>
doaj +2 more sources
【目的】分析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搜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0年1月到2018年12月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发生迟发性出血的106例患者为出血组,未发生出血的3856例患者为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3962例患者中,106例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出血构成比为2.68%,89.6%的迟发性出血发生在术后3d以内。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息肉大小、合并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阿司匹林用药史 ...
林显艺
doaj +2 more sources
目的 分析首次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出院、发病90d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纳入18~45岁、发病72 h内的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血管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结果、入院和出院时NIHSS,以出院时和发病90 d mRS≥2分为预后不良,分别比较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危险因素的差异和病因分型特点,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院和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研究共纳入691例首次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出院预后不良234例(33.9%),90 ...
刘艳芳, 贾娇坤, 赵性泉
doaj +1 more source
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是脑小血管病的典型影像学征 象之一。临床上有一部分WMH病例无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血管危险因素,却伴有偏头痛、晕厥、睡 眠呼吸暂停、睡眠障碍、直立性低血压等非传统危险因素或临床症状。本文对研究WMH与非传统血 管危险因素关系的文献进行整理和总结。对非传统血管危险因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WMH 的潜在机制。针对非传统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和治疗可能有助于WMH的预防和治疗。 Abstract: Cerebral
郭宇宙,管玲,王拥军,王伊龙
doaj +1 more source
针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早期干预管理是减少脑血管病危害最有效的方法。本章节介绍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的推荐意见,包括对不可干预和可干预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以及首次卒中风险评估等方面。 Abstract: Early intervention to manage the risk factors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the harm of ...
王伊龙,陈玮琪,刘欣如,王文志,王永刚,王婷婷,王蓬莲,刘改芬,江滨,许予明,许玉园,许杰,孙冬玲,孙海欣,李子孝,李姝雅,杨沫,杨晓萌,杨营营,周梦圆,郑华光,宗黎霞,单舒乙,赵璟妍,茹小娟,姜勇,秦海强,贾茜,高远,梅延亮,曹勇,盖思齐,焦玉明,谢雪微,潘岳松,中国卒中学会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撰写工作委员会
doaj +1 more source
昼夜节律紊乱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指内在昼夜节律睡眠-觉醒调节机制障碍;外部因素包括社交时差、轮班工作、夜间人造光、跨时区旅行、熬夜、饮食不规律等。内部/外部因素可以导致中枢和外周的生物钟紊乱,生物钟基因调控几乎整个基因组的表达,生物钟紊乱可导致葡萄糖-胰岛素代谢紊乱、高血压、血脂异常、免疫激活、肥胖、早衰等,而这些因素也正为卒中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昼夜节律紊乱及其导致的上述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昼夜节律紊乱增加卒中风险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贾慧, 王迪, 所芮, 卫馨雅, 朱雨岚
doaj +1 more source
IVF/ICSI-ET妊娠周期中迟发性中重度OHSS的危险因素
目的在接受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并取得妊娠的周期中,特别是在10~20个获卵数的“magic”范围内,确定迟发性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IVF或ICSI-ET的1 386例妊娠周期资料进行分析。对发生迟发性中重度OHSS的患者数据与其他妊娠周期数据进行对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计算两组的差异 ...
王慧慧, 邓颖, 马倩莹
d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