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21 to 30 of about 1,836 (150)
2017年3月19日昆明动物园1头雌性东北虎产下3只幼仔。本项研究通过监控视频,使用瞬时扫描法,记录了雌虎及幼虎在此日后30 d内的行为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观察结果显示,雌虎在哺乳初期的行为以休息和哺乳为主,分别占到了行为总频率的55.13%和19.21%,而幼虎在哺乳初期的行为以休息和吮乳为主,分别占到了71.25%和12.98%。不同时期雌虎出现的休息、哺乳、亲幼虎行为差异显著 ...
朱彦+4 more
doaj
对东黑白疣猴的饲养、繁殖和人工育幼进行了初步研究。描述了东黑白疣猴的饲养环境需求,安全越冬的温度要求为18 ℃以上,对东黑白疣猴饲料的组成和日粮配制进行了阐述,对常见疾病预防给出了建议; 对东黑白疣猴的发情、交配、妊娠和产仔等行为进行了描述,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东黑白疣猴幼仔1~10月龄身长、尾长、臂长、腿长、头围、肩毛和尾毛的长度,对东黑白疣猴幼仔1~150日龄的外部发育特征做了描述; 对人工育幼东黑白疣猴的环境、育幼方法、疾病防治、人工乳的配制给出了建议,并对其体重进行了测量。
迟 俊
doaj
基于杭州西湖区的家庭问卷数据,分析幼儿园、小学阶段的校外教育选择状况,及其出行的空间组织模式,并分类考察校外教育设施的空间服务特征.结论为:校外教育已成为城市的一种常态家庭活动;有限公共课外教育资源的空间集中布点,使得校外教育出行集中于双休日时段,并呈现机动化主导的混合交通方式.校外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布局增加了城市空间组织成本,也突出了城市运行的家庭与社会成本问题.
ZHENGLing(郑岭)+3 more
doaj +1 more source
华南虎是最为濒危的虎亚种,目前存在于中国动物园中的人工种群是拯救华南虎的唯一基础。但是华南虎近交衰退严重,幼仔死亡率接近46%。对于遗弃的幼虎进行人工育幼是减少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华南虎人工育幼多采用母犬代哺或用牛奶哺育,成功率比较低。洛阳动物园采用美国PetAG初生幼犬营养奶粉(Dog milk replacer Esbilac@powder)哺育幼虎,用婴儿培养箱为初生幼虎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制定严密科学的哺育护理措施和规程,使3只华南虎幼仔顺利成活,发育良好。
刘兆阳+3 more
doaj
记录1只人工育幼白颊长臂猿明显异常行为的矫正过程,矫正内容包括:(1)毛巾脱离训练;(2)吮吸手指、身体撞地、过度紧迫3种刻板行为矫正;(3)树栖行为恢复训练3部分。矫正采用环境丰容与食物丰容相结合的方式,幼猿由原简单布置的育幼室迁到备有较多攀爬绳索、可见同类行为模式、自然植被丰富等具有相当丰容程度的新笼舍,投喂方式由定时定点转为散放、不定时放置食物。毛巾脱离训练成功后,采用事件取样法对该长臂猿异常行为和树栖时间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表明幼猿吮吸手指、身体撞地、过度紧迫3种异常行为分别由原来87.6%、26.
陈 霖 唐 耀 吴阿妹 卞夕夕 张灵芝
doaj
巴布亚企鹅(Pygoscelis papua)的自然分布区域为南极大陆及亚南极圈附近的海岛,近年来引进我国进行人工饲养和繁育。2018—2020年,对大连圣亚海洋世界场馆内自行繁育的巴布亚企鹅幼雏的观察发现,人工饲养环境下的巴布亚企鹅幼雏易感白肌病,该病通常为群体发病,表现为发病急、病程短、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死率可达90%。根据病死企鹅的临床特征及剖检病理结果可诊断为白肌病,治疗性诊断结果证实,该病是由于维生素E缺乏所致。通过对亲鸟企鹅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待幼雏企鹅独立摄食后 ...
宋新然李艳秋白伟楚善合赵吉月王德众战立聪
doaj
动物园饲养的浣熊科动物经常出现异常的繁殖行为:食仔和弃仔现象,而随后的人工哺育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2011年上海动物园新引进3对亚成体浣熊,在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中浣熊的野外繁殖习性的基础上,在圈养条件下探索降低异常繁殖行为的方法,于2012年首次使3对浣熊成功繁殖和育幼。本文就北美浣熊的野外习性、饲养管理、繁殖特性等,结合观察到的一窝幼仔的发育情况和行为表现做初步小结,以期为今后的繁殖工作打下基础,减少动物的异常繁殖行为。
曹菲, 夏菊兴, 何维光
doaj
黑猩猩(Pan troglodytes)幼崽一般在6~12月龄时逐渐与母亲分离,独立活动; 4~5岁时开始与母亲分开睡觉,并独立觅食。由母亲自然育幼的黑猩猩幼崽一旦患病,治疗时往往均会对成幼黑猩猩产生应激。杭州动物园的3只黑猩猩幼崽在1岁左右便能灵活攀爬,但除喂食外,极少应答饲养员的呼唤,且有些个体在独立活动时惧怕与人接触,难以建立信任。为了消除幼崽的恐惧,对处于育幼期的黑猩猩母亲进行训练,让母亲将幼崽抱在怀中,给予幼崽安全感,使其配合训练员和兽医进行抱崽、幼崽触诊、幼崽肌注 ...
张亚兰+4 more
doaj
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于2016年3月15日接收到由广西森林公安送来的3只约10日龄的豹猫幼崽,对其进行了成功的救护,并对救护与育幼过程进行记录和观察。本研究重点记录了野生豹猫救护过程中人工育幼阶段的人工育幼流程、人工育幼饲喂方法、人工育幼环境、野化训练规划及疾病防治。在人工育幼过程中,豹猫幼崽因线虫感染而出现便血拉稀的现象,经口服芬苯达唑25 mg/只后病情逐渐得到控制。之后口服甲硝唑2 mg/只/d,连续口服4 d后,豹猫幼崽粪便均正常。育幼至39日龄时 ...
廖河康 谢 江 黎寿生 黎珂钰 韦永结 吕冠霖谭罗昊 赖丽敏 覃华勇 李英姣 唐作顺
doaj
对1窝4只白化孟加拉虎从1日龄到70日龄的人工育幼全过程进行了详细记述,对代乳犬和幼虎的饲养,幼虎的脐部护理,视觉器官发育、听觉器官发育、牙齿发育、行为观察、体重增长情况、体长和尾长增长情况、室温判定等进行了全面记述和分析讨论。结果显示:幼虎4~6日龄脐带脱落,8~10日龄眼睛睁开,12~16日龄具有防御意识,50日龄能够看15~20 m,65日龄30颗牙齿基本长出。随着日龄增加,幼虎体重、体长、尾长均呈现线性增长,且在1月龄内增长速度受初生重影响很大。
张丽霞+4 more
doaj